0.2.2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研究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始于小说。她的艺术体系是一个对话式开放的动态—静态模式:一方面,该体系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中发展的当代文学最重要的特点——可以融合不相容的东西,一切都可以共存;另一方面,这一体系中还表现出作家对世界和人的看法的视野广度。因此,许多批评家、研究者试图用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进行阐释。
热罗布佐娃(С.Ф.Желобцова)是最早尝试研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特点的研究者之一。她根据女作家第一部大部头小说集《沿着爱神之路》编撰的教材分析了一系列问题,研究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主人公的类型。她认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属于女性小说。热罗布佐娃明确指出,这本小说集表现出女性所特有的对现实清醒的看法,这使她的小说极尽真实。但不得不指出,热罗布佐娃关于作者立场的论述在某些时候有失偏颇,比如她提到,作家短篇小说的主人公都“试图干预惯常的生活过程”[24],但在该教材所分析的大部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中,女主人公要么屈从于命运的力量,要么选择逃避残酷的现实。同时,关于作者与主人公的相互关系问题,热罗布佐娃的某些表述有时又会表现得有些粗浅,比如她提到,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常常有意识地掩盖其主人公的一些缺点”[25]。实际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赋予其主人公充分的价值,她不会有意地代替人物说话。
其他论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教材还有:波波娃(И.М.Попова)、古班诺娃(Т.В.Губанова)、柳别兹纳娅(Е.В.Любезная)合著的《当代俄罗斯文学》。该书选取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最闪耀的几位女作家,包括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托尔斯泰娅和乌利茨卡娅等人的作品。书中关于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诗学的论述值得一提。作者们指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所追求的体裁的多样性是与其基本的创作任务相统一的。教材中分析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最主要的短篇小说之一——《瞭望台》。她们指出,作家拒绝“全知全能”,而是利用“旁观者”的立场做文章,拒绝任何的“引起读者好奇心,使其预测到结局的可能性”[26]。“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读者必须能够区分叙述之‘我’和作者之‘我’。”[27]这一点的确很有见地。但是,要充分阐释作家动态开放的艺术世界,仅仅区分叙述之“我”和作者之“我”是不尽全面的,叙述的视角同样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2000年以来,陆续有一些博士论文或者专著中的某些章节研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这些成果从多个角度对作家作品进行阐释。这些作品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玛尔科娃(Т.Н.Маркова)的《当代小说:建构与意义(玛卡宁、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佩列文)》以及她的博士论文《20世纪末小说中的创作新形式倾向(玛卡宁、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佩列文)》。在这篇博士论文中,玛尔科娃揭示了当代小说中传统的和新的审美倾向相互作用的机制。在论述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几章中,作者研究了人物的塑造形式、时空的形成及情节的形成、体裁的构建以及女作家小小说言语模式的特点。这篇博士论文是当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研究成果中较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之一,她不仅运用了文艺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还综合运用了语言学和语文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一部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普罗霍罗娃(Т.Г.Прохорова)的博士论文《作为话语体系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这篇论文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作者认为,文学进程本身具有动态性、未完成性的特点,因此,对当代文学进程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时,首先应揭示其完整性的典型特点。鉴于此,作者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揭示该体系结构上的组织特点。包括普罗霍罗娃本人在内,许多批评家、研究者都认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作家。”[28]第二,她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话语策略作为其研究的重中之重。普罗霍罗娃认为,这对于研究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作家的创作具有重大意义。她同时指出,要揭示作家艺术体系的独特性,研究其作用的机制,就必须考虑“作者—讲述人—主人公—读者”这一交际链,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叙述结构的分析。普罗霍罗娃分析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中的六种话语:感伤主义话语、现实主义话语、自然主义话语、浪漫主义话语、现代主义话语、后现代主义话语,其中感伤主义话语和现实主义话语占据主要位置。上述每一个话语“都不可能保留其自身的‘纯洁性’和‘不可侵犯性’,它们常常会产生互为反映的效果”[29]。作者从文学批评和叙事学的角度对体现在作家小说中的“作者—讲述人—主人公—读者”交际链进行了分析。但遗憾的是,综观普罗霍罗娃的整篇论文,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发现普罗霍罗娃从语言学角度去揭示这一交际链的作用机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普罗霍罗娃是俄罗斯国内研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大家,她在俄罗斯主流刊物上发表的此方面的论文多达二十几篇,这些成果都体现在她的这篇博士论文中。
还有几篇副博士论文值得关注,它们是谢尔戈(Ю.Н.Серго)的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诗学(情节与体裁的相互作用)》,库兹名科(О.А.Кузьменко)《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中的讲述体叙述传统》及其专著《19-20世纪俄罗斯叙述传统视角下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帕霍莫娃(С.И.Пахомова)的副博士论文《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艺术世界的常量》。
值得一提的是,谢尔戈同样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作为一个统一的体系进行研究。作家的艺术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用这种方法研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选择分析材料的一个原则就是:作家小说中是否存在后现代成分。根据这一原则,她都是选择短篇小说作为其研究材料。她认为,“中篇小说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体裁。其中的后现代成分几乎不存在,或者仅体现为精神病情节层面(如《午夜时分》《小格罗兹娜亚》)。”[30]对此我们很难认同。中篇小说《午夜时分》可以说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成名作,是她的一个“名片”,其中体现出作家创作的许多典型特点。因此,这部作品与作家的短篇小说和童话系列一样,对于理解作家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既然谢尔戈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视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那么仅仅研究其短篇小说是不充分,也是不全面的。
库兹名科的副博士论文《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中的讲述体叙述传统》研究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叙述形式的诗学特征。库兹名科从俄罗斯文学传统(这首先体现在左琴科(М.М.Зощенко)和普拉东诺夫(А.А.Платонов)的小说中)中讲述体叙述和类讲述体叙述发展的角度对此加以阐述。她指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中有两个文化现象的共存,即插科打诨和装疯卖傻(шутовство и юродство)。“作家的讲述人形象中具体化了丑角原型的记忆。……装疯卖傻成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许多主人公世界观的主导思想。”[31]乌利茨卡娅在谈到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的“休克疗法”效应时写道:“这是一个有才华的、做出了深刻社会确诊的作家。我总是觉得这一诊断很残酷,但却很有说服力。”[32]利波维茨基则认为,作者的“叙述语调”完全不同,是深入叙述者和主人公之间“相互理解的深处”[33]。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库兹名科认为,“如果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叙述策略视作她对俄罗斯讲述体传统的革新,那么就不会存在类似的矛盾了。”[34]她运用独特的方法分析了作家小说中的讲述人形象,但库兹名科所指出的两种讲述人并不能穷尽作家小说中讲述人类型的多样性。
在副博士论文《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艺术世界的常量》中,作者帕霍莫娃揭示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固定不变的主题、情节单位和构成作家创作方法基础的审美构建原则,阐述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与左琴科讲述体话语中讽刺模拟传统之间的联系,论证充分有力。作者客观地指出,抒情(伤感)倾向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必不可少的叙述手法之一。很多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首次阅读作家作品时都会感到震惊,因为从未有人如此公开、如此淋漓尽致地描绘苏联现实。帕霍莫娃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灰暗”并不受作品中所刻画的负面现象的数量决定,而是受作者立场的特点决定,作家的创作属于后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话语最重要的一个外部限定特征是大量不同的审美倾向的折中式共存。也正是这种看似不相容的传统和因素构成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和戏剧独特性的基础。”[35]帕霍莫娃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艺术世界常量的研究上,因为“作者的艺术世界是固定的主题、宗旨和思想的综合,它们贯穿作家的所有作品”[36]。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副博士论文是徐京娜(К.А.Щукина)的《当代短篇小说中叙述者、人物和作者的言语表现特点(以托尔斯泰娅、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和乌利茨卡娅的作品为例)》。作者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当代女性小说几个代表人物作品中的叙述者、人物和作者的言语表现特点,并指出,当代叙述语言学中有以下叙述形式:一、传统叙述,它包括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二、自由间接话语,其中的叙述者(指整个文本的叙述者或者文本重要片段的叙述者)是不存在的,或者在结构上起次要作用;三、“主观化的第三人称叙述”,它是介于自由间接话语和传统叙述之间的叙述形式,徐京娜称这种形式为“主观化的第三人称叙述”。这种叙述形式的特点是,“叙述者言语和人物言语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叙述者言语中存在有另一个意识,即人物的意识(人物风格),或者叫人物叙述场景。”[37]徐京娜的这篇论文是俄罗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从叙述学和语言学结合的角度对叙事作品中各级文学形象,特别是叙述者形象及其与其他形象相互作用的特点所作的一次深入研究。但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受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影响,徐京娜对以上几位作家的小说主要进行的是脱离其创作语境和读者的接受语境的叙事结构分析,尽管这种研究方法有一定成效,但是对作品的阐释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深化。
中国学界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及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介方面,孙美玲选编的《莫斯科女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是一部介绍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托尔斯泰娅、鲁宾娜等当代俄罗斯文坛知名作家的作品。吴泽霖选编的《玛丽亚,你不要哭》(昆仑出版社,1999)收入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托尔斯泰娅、恰伊科夫斯卡娅等女性作家的数篇短篇小说。此外,中国的学术期刊上也散见有一些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译文,如《外国文学杂志》1999年第5期刊载了段京华翻译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两则短篇小说:《幸福的晚年》和《灰姑娘之路》;2003年《俄罗斯文艺》第4期刊载了陈方翻译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四则短篇小说:《大鼻子姑娘》《手表的故事》《新哈姆雷特们》《安娜夫人,瓦罐脑袋》。除此之外,陈方还翻译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唯一的长篇小说《异度花园》(2011)。在陈方的专著《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附录中收入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短篇小说《阴暗的命运》。除了译作,陈方还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进行了系列研究,后文再述。
国内学者及研究者近年来在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研究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孙美玲的《俄罗斯女性文学翼影录》是一篇介绍20世纪俄罗斯女性文学的文章。这篇文章关于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论述颇有见地。作者指出,“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揭露现实生活尖锐到令人震惊和达到冷酷的地步。无怪乎批评家称她为描写灰色生活的作家”[38];“通过这些让人透不过气的小说,作家怀着深深的同情和冷静的理智,似乎向人们提出:人应该怎样生活、或者更恰当地说人不应该怎样生活。”[39]这是国内首篇以女性主义视角论述俄罗斯文学进程的文章,因此具有开创性意义。
另一个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状况进行研究并谈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国内学者是周启超。他的论文《她们在幽径中穿行——今日俄罗斯女性文学风景谈片》介绍了当代几位著名的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勾勒出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这篇论文很贴切地论述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中篇小说《黑夜时分》[40]的创作主线。周启超指出,女主人公一切的悲戚皆源于“爱的缺席”。“‘爱的缺席’也是女作家的另一部作品《通向爱情之路》[41]的主旋律。”[42]作者同时指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以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着力展示这种荒唐的生存,这类“心肠变硬了”的女性。
陈新宇在《当代俄罗斯文坛女性作家三剑客》中对维·托卡列娃、塔·托尔斯泰娅、柳·彼特鲁舍夫斯卡、柳·乌利茨卡娅的创作特点作了分析。关于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陈新宇认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人物类型、写作方式和创作观与俄罗斯传统创作大相径庭,如果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残酷理解为是一种创新,那么是不是女作家内心某种激愤和仇恨的交织加快了她这种创新求异的步履呢?”[43]实际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世界观远没有如此简单。
段丽君也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状况以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进行了细致研究。她主要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艺术特色、小说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强烈的戏剧性是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小说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它主要表现在戏剧性冲突和喜悲剧混合体两个方面”[44];在《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中的“疯女人”形象》(2005)一文中,段丽君指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创作目标是“女性通过书写自己,发出被压抑已久的呼声。”[45]段丽君的另一篇论文《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对经典文本的戏拟》(2006)分析了女性创作的戏拟手法,这一手法鲜明体现出在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当代文学中,女性努力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从而发出自己“声音”的思想。
提到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就不能不提到陈方。她的《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是中国俄罗斯文学界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的学术专著。该书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传统的文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进行了相当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其中的一些观点非常客观,比如陈方认为,“我们很难把某一位作家界定到某种固定的风格或流派之中,因为很多作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创作实践,同一位作家可能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如: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在尝试了新自然主义风格、反乌托邦小说创作之后,又开始写作‘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在她近期的一些作品中也能看到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46]这是一种比较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态度。书中还归纳了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几种典型的文学风格和文学形象,这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特征。另外,陈方的另一篇文章《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别样”主题和“解构”特征》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主题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陈方指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对审美传统的解构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作者对传统男性和女性形象的解构。……爱情和家庭也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进行解构的内容。……此外,幻想、夸张、比喻等假定性的非现实主义元素的运用,也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创作特征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47]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客观地理解并评价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创作。
随着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国际声望的不断增加,中国国内对她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这也体现在一些学位论文中,如首都师范大学辛勤的硕士论文《生与死: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创作主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吉林大学王卓的硕士论文《论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悖谬艺术手法》(吉林大学,2008)、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惠的硕士论文《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女性形象剖析》(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辛勤在论文中分析了俄罗斯文学传统的三大主题,即生活、死亡和女性命运,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在继承和发展这三个主题的同时,还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印记。[48]王卓分析了悖谬艺术手法在作家的几个创作主题,如孤独、分裂及人物生存环境中的表现以及该手法的艺术效果。[49]李惠从女性角度对作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生存主题、死亡主题和作家创作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俄罗斯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和坎坷的命运变迁”[50]。
通过分析国内外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国外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的研究已经逐渐发生方法论上的转向,即从传统单一的文学批评研究转向综合的语文学研究,这些研究同时还融合了西方的新批评理论,注重文学语篇内外现实的结合,注重文本叙事结构的分析,这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仍然囿于传统的对几大文学创作主题的分析。相比之下,国内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研究要比国外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单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并进行行之有效地系统化、理论化。
[1] Воробьева Н.В.Женская проза 1980—2000-х годов:динамика,проблематика,поэтика,: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Пермскийский гос.пед.Ун-т.—Пермь,2006.С.5.
[2] Воронцов Д.В.Категория «мужчина»,«женщина» в соци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х гендер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 Гендерные аспекты бытия личности,Краснодар,2004.
[3] 加布利鄂良:“本书中的‘女性’小说指的是由女性写的小说”(Габриэлян К.Ева-это значит «жизнь» 〈Проблема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усской женской прозе〉 /Габриэлян Н.// Вопросы литературы.—1996.-№ 4.-с.31-71.);格拉西莫娃:“我将把由女性写的关于女性和为女性的作者的文学作品称为‘女性小说’”(Герасимова Н.Поэтика «переживания» в русской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женской прозе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Режим доступа:http://www.folk.ru/propp/rech/gerasimova.html);莫洛佐娃:“女性小说是由来自同一个国家,具有与男性相似的童年的女性写的小说”(Морозова Т.Дама в красном и дама в черном /Морозова Т.//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1994.-29 июня.-№ 26.-с.4.);特罗菲莫娃:“实际上,这就是文学中由女性创作的东西”(Трофимова Е.Жен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Словарь тендерных терминов / Ред.Денисова А.А.-М.:Информация-XXI век,2002.-с.97-99.)
[4] Дарк О.Женские антиномии,Дарк О.// Дружба народов,1991,№4.C.257-269.
[5] Абашева М.Чистенькая жизнь не помнящих зла,Абашева М.// 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1992,№.5-6.С.9-14.
[6] Павлов О.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ая проза,Павлов О.//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учеба,1996,№4.С.106-108.
[7] Воробьева Н.В.Женская проза 1980—2000—х годов:динамика,проблематика,поэтика,: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Пермскийский гос.пед.Ун-т.-Пермь,2006.С.6.
[8] Новые амазонки,Сост.Василенко С.В.,Моск.рабочий,1991.С.3.
[9] 转引自:Пушкарь Г.А.Типология и поэтика женской прозы гендерный аспект: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гос.Ун-т.-Ставрополь,2007.С.36.
[10] Там же.
[11] Кузнецов Ю.Под женским знаком //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1987,ноябрь,№46.C.101-115.
[12] Абашева М.П.,Воробьева H.В.Женская проза на рубеже XX-XXI столетии //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Проблемы изучения и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Сб статей по материала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научно-пракгиче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2-4 марта 2005,г.Пермь В 2 частях Часть 1 Пермь,2005.С.191-201.
[13] Пушкарь Г.А.Типология и поэтика женской прозы гендерный аспект: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гос.Ун-т,Ставрополь,2007.С.42.
[14] Пушкарь Г.А.Типология и поэтика женской прозы гендерный аспект: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гос.Ун-т,Ставрополь,2007.С.42.
[15] Тимина С.И.Современный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процесс /Тимина С.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X века:Школы,направления,методы творческой работы.Учебник для студентов высших учебных заведений / Альфонсов В.Н.,Васильев В.Е.,Кобринский А.А.и др.;Под ред.Тиминой С.И.-СПб.: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Logos»,«Высшая школа»,2002.-Гл.8.С.238-258.С.243.
[16] Сатклифф Б.Критика о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женской прозе //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2000,№.3.С.117-132.С.131.
[17] Павлов О.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ая проза //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учеба,1996,№4.С.106-108.С.107.
[18] Абашева М.П.Литература в поисках лица(русская проза в конце XX века:становление авторской идентичности),Изд-во Перм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1,C.32.
[19] Воробьева Н.В.Женская проза 1980—2000—х годовЖ:динамика,проблематика,поэтика: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Пермскийский гос.пед.Ун-т.-Пермь,2006.С.123.
[20] Там же.С.123.
[21] Там же.С.124.
[22] Тынянов Ю.Н.Поэтика.Ист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Кино.М.:Наука,1977.С.274.
[23] Воробьева Н.В.Женская проза 1980—2000—х годовЖ:динамика,проблематика,поэтика: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Пермскийский гос.пед.Ун-т.-Пермь,2006.С.146.
[24] Желобцова С.Ф.Проза Людмилы Петрушевской,Якутск:изд-во ЯГУ,1996.С.24.
[25] Там же.С.24.
[26] Попова И.М.,Губанова Т.В.,Любезная Е.В.Современная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ТГТУ,2008.С.10.
[27] Там же.С.10.
[28] Прохорова Т.Г.Проза Л.Петрушевской как система дискурсов:Дис....доктора.филол.наук./Т.Г.Прохорова,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н-т.-Казань,2008.С.6.
[29] Там же.,С.17.
[30] Серго Ю.Н.Поэтика прозы Л.Петрушевской(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сюжета и жанра):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 Уральский гос.университет.-Екатеринбург,2002.С.21.
[31] Кузьменко O.A.Традиции сказового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я в прозе Л.С.Петрушевской: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Бурятский гос.ун-т.-Улан-Уде,2003.С.11.
[32] 转引自:Кузьменко O.A.Традиции сказового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я в прозе Л.С.Петрушевской:Автореф.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Бурятский гос.ун-т.-Улан-Уде,2003.С.2.
[33] 转引自:Кузьменко O.A.Традиции сказового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я в прозе Л.С.Петрушевской:Автореф.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Бурятский гос.ун-т.-Улан-Уде,2003.С.11.
[34] Там же.С.6.
[35] Пахомова С.И.Константы 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го мира Людмила Петрушевской: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 Санкт-Петерпургский гос.ун-т.-Санкт-Петерпург,2006.С.12-13.
[36] Там же.С.10.
[37] Щукина К.А.Речевы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проявления повествователя,персонажа и автора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рассказе: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Т.Толстой,Л.Петрушевский,Л.Улицкой:Автореф.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 / СПб.,2004.С.10.
[38] 孙美玲:《俄罗斯女性文学翼影录》,《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2期。
[39] 同上。
[40] 本书译为:《午夜时分》。
[41] 本书译为:《沿着爱神之路》。
[42] 周启超:《她们在幽径中穿行——今日俄罗斯女性文学风景谈片》,《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2期。
[43] 陈新宇:《当代俄罗斯文坛女性作家三剑客》,《译林》2009年第4期。
[44] 段丽君:《女性“当代英雄”的群像——试论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艺术特色》,《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
[45] 段丽君:《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中的“疯女人”形象》,《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6] 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47] 陈方:《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的“别样”主题和“解构”特征》,《俄罗斯文艺》2003第4期。
[48] 辛勤:《生与死: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创作主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9] 王卓:《论柳·彼德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悖谬艺术手法》,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0] 李惠:《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作品中女性形象剖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