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怎样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以危机理论示范
一、学习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要关注它的逻辑
它的逻辑概括地说:基本矛盾→剥削→贫困→消费或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危机。
二、要注意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经济危机决定金融危机或货币信用危机,他又把货币信用危机区分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以及货币信用制度危机。
三、马克思把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联系起来
研究当代这场金融危机一定要注意当代的政治、经济背景。
政治背景:出现了超级大国→经济、金融领域存在霸权如美元霸权等。
经济背景: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关系将使危机的边界扩散甚至模糊,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市场经济制度→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并存、均衡与不完全均衡并存、信息透明与不完全透明并存→危机的潜伏期、爆发期、传递期存在时空差距。
都能够用失衡去解释危机,如生产与消费的失衡、储蓄与投资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债权与债务的失衡、价值与价格的失衡、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等,问题是哪一种或哪几种是主要的,并且失衡了不一定就导致危机,失衡能通过权衡、转移、淡化去掩饰。
四、学习马克思关于货币危机的论述必须关注的要点
(1)马克思分析经济危机或生产危机更多的是站在企业再生产的视角,即分析有哪些因素会使生产过程停滞。
(2)马克思曾指出货币危机是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特别阶段,这一阶段的状况是“买而不卖,卖而不买”,也就是说在这种状况下使再生产过程的链条断裂,带来危机。这表明货币危机决定于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
(3)马克思又说有一种“货币危机的危机”,它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即指货币资本短缺。这样的危机直接影响的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金融。比如在再生产过程中,信用“突然停止”,支付手段严重缺乏。
(4)马克思指出:银行和信用能够使资本主义生产超过固有的界限,即生产过剩。所以,银行和信用是引起危机和欺诈的手段之一。
(5)马克思曾指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扩张,会掩盖生产过剩,加深危机。
五、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在金融领域有些东西是不存在的
(1)不存在以国家主权货币(如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计价流通。马克思假定世界货币是黄金。
(2)不存在金融衍生商品,更不存在金融衍生商品泛滥。在马克思那个时代有股票、债券交易,股票虽是虚拟资本,但它是真实资本的“副本”,而债券却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3)不存在金融监管体系,自然不存在金融监管的松与紧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问题。
(4)不存在金融期货交易,更不存在金融期货指数交易。
所以,完全用100多年前马克思的论述来解释当代的金融危机是不够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经济失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危机是失衡状况下的负面效应。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种种失衡,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失衡加深到了一定的状态,便会产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