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1956年在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我有幸跨入了四川财经学院的大门,就读于财政与信贷专业。专业基础课之一“货币流通与信用”,完全按照《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体系论述了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当时对马克思关于货币产生的逻辑理解得还不深,但从此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留在高校任教,为了充实理论功底,我不断反复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曾写了23本读书笔记,回想当年,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经典中,而今,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不禁心潮澎湃,思绪连篇。
在这里,我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为题,准备从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仍未过时、应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和大家分享心得,纪念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仍未过时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早在100多年前,他就洞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例如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章、第31章和第32章中研究了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本和收入怎样转化为货币,货币又怎样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以后,揭示了现实积累扩大与借贷货币资本积累扩大的关系。他说:“货币资本积累的这种扩大,一部分是这种现实积累扩大的结果,一部分是各种和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但和它完全不同的要素造成的结果,最后,一部分甚至是现实积累停滞的结果。”这就是说,借贷货币资本的扩大,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利润中用于积累部分的增加。第二种是利润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增加,这部分增加与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但它不是生产要素。第三种是现实资本停滞,即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是买不到原材料,或生产过剩,找不到投资场所。这样会以货币资本形态出现,增加借贷货币资本。由于借贷货币资本的扩大是在这样的三种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它积累的量不等于再生产资本的量。
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剖析,对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供给社会的货币,必须区分为: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马克思称为货币资本,尽管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但作为货币资本有增值的性质);作为商品的货币。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货币都成为货币资金。
(2)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其量决定于投入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其量决定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垫支的购买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的货币量(其垫支的时间即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时间);作为商品的货币,其量决定于以其作为买卖对象的供求关系。换句话说,无论哪一种货币的需求量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无限地供给货币,必然产生负效果。
(3)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其载体主要以有价证券和借贷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有价证券和借贷货币资本都能生息,又都统称为生息资本。引起生息资本(特别是借贷资本)量扩大的因素很多,因此生息资本的积累必然大大超过现实资本的积累。
(4)生息资本的积累,在有的情况下与产业资本的积累联系在一起,即同步的;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与产业资本的积累不联系在一起,即不同步。在后一种情况下,借贷资本的积累只是在于货币作为借贷货币沉淀下来。这个过程,和货币实际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很不相同的。这是货币在可能转化为资本的形式上所进行的积累。
(5)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把别人节约下来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资本,把别人提供给他的信用,变成了他私人发财致富的源泉,与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这是说由于扩大再生产,会产生贸易过剩、生产过剩、信用过剩,这是伴随着扩大再生产而产生的,会引起信用的扩大,从而借贷货币资本也扩大。
(6)大量增发货币会使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生息资本。如果全社会的资本大量地存在于生息资本,则是消极的积累,不是“积极的积累”。证券公司再融资的资金并非全部进入实体经济,相当部分以生息资本形式存在,如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进入房地产。
二、应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当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一个学者的深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当立足中国实际,持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关注中国问题,研究中国问题。
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应当说成绩辉煌,令人瞩目。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①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②随着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城市人口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带来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滞留农村的问题。③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但中国人的素质提高滞后,可以说仍处于停滞的状态。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既要狠抓经济发展,更要着力推动社会进步!
现阶段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疏于县级区域。这样的状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为什么说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①大中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疏于尊老爱幼,会导致家庭矛盾产生,丧失伦理道德。②会导致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城市进不去,农村老家也回不来”。③在广大农村,土地资源被浪费的情况相当严重。农民修的新房不少,但少有人住。④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承受力有限。重要的是在医疗、养老、教育方面优质资源有限,而且相对集中。这种状况难以改变,难以合理分配,不利于人们平等享有优质资源。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着力以县级区域为基础,以广大农村作为前沿基地。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有:
(1)中国14亿多人口,绝大部分常年生活在县级区域。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总要反映到“吃、穿、住、行、乐”中。这五个要素,都要依托土地,优化土地配置。要知道,当代人们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不一定都是“高、大、上”,而是追求绿色、健康,有利于长寿。
(3)一个国家的经济可区分为下游经济、上游经济、高端经济。下游经济主要是解决人们“吃、穿、住、行、乐”的经济,换句话说,也就是为人们提供最终消费的生活消费品。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其经济就应当集中在县级区域。
(4)必须确定广大农村与县级及以下城镇的关系:不能忽视在这一区域为这么多人生活和人的素质提高创造必需的条件。当代的城镇,是扩大消费的媒介体、信息传播的媒介体、接受教育的媒介体、文化传承的媒介体、维护健康的媒介体。这些媒介体的功能是大中城市不全具有或难以取代的。
(5)社会经济发展的初衷,必须使拥有劳动力而又愿意劳动的人口充分就业。
怎样具体地实现以县级区域为基础,以广大农村为前沿阵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
(1)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确立不同的生态区。
(2)着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3)创造条件大力引进资金、人才。
(4)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
(5)在财政金融上给予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金融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此为指导,除了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为什么人服务;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方法:科不科学。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要站在为人民谋福祉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求得符合实际的成果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必须认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论断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如果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变了,其论断就不符合现实。革命导师是人不是神,他们对未来的事物有一定的科学的预见,但不一定预见得那么准确,那么全面。比如他们曾经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为按照恩格斯当时的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后,生产和消费都是能够计划的,而且容易计划。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还需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不仅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而且与消费有关。人们的消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多样的。为了适应人们这种消费的变化,必须要有商品、货币。
(2)马克思、恩格斯分析问题常常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采用抽象法。抽象法实际上是排除干扰去看问题,它或者假定这个因素不存在,或者假定这个问题是既定的,或者把某个问题存而不论,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讨论问题,去认识事物。如果我们分析问题时把假定不变的因素纳入进来考虑,情况便不一样。
(3)马克思的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实践是丰富和发展的,在丰富的实践中,马克思的认识也可能只涉及了某些方面,而把另外一些方面存而不论,留着别人去探讨。比如说,马克思指示的货币流通规律实际上是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如果我们结合当前的现实(当前的现实不存在金属货币流通),显然需要我们从另外的命题去认识货币流通,如纸币流通规律、信用货币流通规律、本币流通规律、外币流通规律,等等。
(4)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马克思的论断。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会找到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论断。这主要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分析问题要用辩证的思想。比如,商品的价值是取决于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是,马克思又曾经指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原来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并且这种时间由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减少。”乍看起来,马克思是以后者否定前者,其实,他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前者是从静态上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后者是从动态上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同一个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甚至相反。不同角度的分析,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充满着辩证法。
中国是个大国,经济金融研究“要传承中华文明,要与大国的地位相称”。金融研究要在特色、气魄、创新上下功夫,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特色,就是立足国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通常被概括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除了这两点,还应该看到,我国是个大国,大国不仅意味着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而且意味着适应性、包容性强,差异性大。在金融领域中,要研究大国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权利与义务,要研究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话语权。从我国实际出发研究经济问题,不仅要研究物质资源的开发和配置,而且要研究人力资源的培育和配置;不仅要研究宏观和微观经济问题,而且要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所谓气魄,就是自信自强,坚持发扬优良传统,努力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史上,曾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国经济曾经长期处在世界前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实现伟大复兴。对此,我们要有充分信心。反映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就是要既注重博采众家之长,又坚持以我为主。学习、引进、借鉴国外的经济思想是必要的,但目的是为我所用,不能抱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更不能生搬硬套。
所谓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坚持站在学科前沿,努力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经济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比如,怎样使国民收入分配向老百姓倾斜,怎样提高内需在GDP中的比重,怎样充当大国的角色,投资与消费怎样制衡,再如,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等。讲了多年,进步不大。这不仅需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些问题,也要从金融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些问题,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能固守原来的套路,必须大胆创新。创新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而且要体现在方法上。所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打破陈规,勇于突破前人。
总之,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其立场要为人民谋福利,观点要切合实际,方法要科学。具体来说,只有站在为人民谋福利的立场上,通过调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就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
谨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为题,简述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仍未过时、应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心得,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