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高校规划实施效益评估价值和方式的调查
为了解规划与评估的关系以及规划实施效益评估在规划工作中的价值和途径,我们对高校从事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四个问题:其一,评估对于规划的有效实施重要不重要?其二,贵校有没有对规划实施效益进行过评估?如果有,那么主要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其三,您认为谁应该对高校的“十三五”规划进行评估?校内做,校外做,还是多方参与?由哪些部门来负责,是学校负责,还是规划处负责?其四,您有没有听说过其他高校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估?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利用问卷星,向126所高校的规划处、高校领导人及高教研究专家发放了220份问卷,回收了21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01份。该调查的特点是调查对象大多数是从事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请参见表1)。由表1可知,有78.61%的被调查者全程参加或部分参加过本校的规划编制工作,说明了本调查的针对性还是比较强的。
表1 被调查者在学校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参与程度
对于规划实施效益要不要评估的问题,回答很有价值的比例高达62.69%,回答很有价值和有价值的比例共88.06%(见图1)。由问卷调查不难看出,在评估对规划的有效实施是有价值的这一观念上,被调查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图1 对“十三五”规划评估的价值认知
如果高校应该对五年规划加以评估,那么应该使用哪些评估形式?该问题的答案共有四个选项,即有年度评估、有中期评估、拟做五年总结性评估、没有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有中期评估的高校占比为46.27%,有年度评估的高校占比为27.86%,没有评估的高校占比为28.86%。图2所示的积极意义在于:有过中期评估和年度评估的高校占比很高,超过了调查者的预想。是否拟做五年总结性评估,鉴于尚未开展,还不是客观的结论,暂且不宜做分析,因为这至多表达的是一种意向。当然,若反过来看,近70%的高校不去做“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效益评估,也会让笔者担心:没有评估,如何去把握“十三五”时期的成绩和不足。没有这个把握,又怎么能做好“十四五”规划的编制。
图2 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专项评估的情况
对于规划评估由谁来做,是一道多选题。从回答情况来看,高校规划的实施效益评估如果由高校自己做,可以由学校党委、分管校长和规划处分别负责或领头。其中,回答比例最高的是规划处(见图3)。有趣的是,大家都将规划实施效益评估寄希望于外部评估,即由校外专家负责。为什么大家对外部评估有如此高的认同度呢?我们将在下文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图3 “十三五”规划评估由谁来做的调查结果
对于“您有没有听说过其他高校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估”的题项,大部分被调查者回答的是“听说过”,回答“从来没听说过”的占比为30.35%(见表2)。由此可以看出,规划编制和实施效益评估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对于让更多的高校领导认识到规划评估的意义,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表2 听说过其他高校的规划评估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