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简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公共产品

全球公共产品是一个或多个国家提供给国际社会共同使用的资源、制度、物品和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概念首先由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于1954年提出,具有两大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2)和非排他性(3)。后来,学者将公共产品延伸到国际领域,提出“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英吉·考尔将国际公共产品定义为“成本和收益超越一国范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世代的公共产品”,是国际生产专业化分工过程的衍生物,是国际专业化过程中为了合作和承担分工利益的产物。(4)

国际公共产品最重要的特征,是正外部性、公用性、合作性、持久性。国际公共产品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大国发起并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接受、采用和推广。联合国发布的《执行联合国千年宣言的路线图》指出,在全球公共领域,需要集中供给的公共产品包括基本人权、对国家主权的尊重、全球公共卫生、全球安全、全球和平、跨越国界的通信与运输体系、协调跨国界的制度基础设施、知识的集中管理、全球公地的集中管理、多边谈判国际论坛的有效性。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很强的跨国界外部性的商品、资源、服务、规则制度和政策体制,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集体行动来供给。

然而,国际公共产品并不等同于公益性产品,不是一国对其他国家的无偿援助,也非国内公益性项目向境外的延伸,其与开发性金融有类似之处。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国家信用为依托,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模式,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以中长期投融资为载体。与之相似,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是通过融合政府组织协调优势和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弥补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失灵,有利于实现政府发展目标、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公共产品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国际公共产品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资金不足的制约,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等支撑,加快全球化进程,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同步发展。其次,跨越国界的交通运输体系等公共产品可有效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最后,国际公共产品可以促进各国在制度建设、文化发展等领域的融合,推动形成广泛的共识,有利于各国合作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环境污染、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