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汉唐丝绸之路是古代公共产品的典范
自古以来,中国就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千年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是联系东西方的全球贸易要道,商贾络绎不绝,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是友谊与财富之路,更是交流与共荣之路。
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张骞及其副使出访中亚、南亚、西亚各国,各有关国家也派出使臣回访长安,建立起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常性的外交往来。隋唐时期,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各民族大融合,国家采取开放的政策,丝绸之路贸易由此进入黄金时期。史书记载,“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外国商人在当时的商业都会长安和洛阳开设了各种店铺。元代设立统一的驿站制度,更是将东亚、中亚、西亚及整个亚洲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始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商船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到达南洋、阿拉伯海,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途经数十个国家,远达东非及赤道以南的非洲。
丝绸之路的发展也为中西方的贸易、文化往来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贸易往来方面,通过丝绸之路,中亚、西亚、南亚及罗马的各种奢侈品及珍禽异兽输入中国。例如,来自罗马的宝石、珍珠、水晶,来自印度的玳瑁、象牙、犀角,来自波斯及中亚的狮子、豹子、玛瑙;也包括一些植物新品种,如黄瓜、洋葱、胡萝卜、胡豆、石榴、葡萄等;此外,还有手工业品及其制造技术,较为重要的有毛皮及毛纺织品、琉璃及砂糖等。同时,中国也对外输出了丝绸及养蚕缫丝法、铁器及冶铁铸造技术、纸及造纸法、印刷术,以及中国特有的植物,如梨、杏、生姜、土茯苓、黄连、谷子和高粱等。
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哲学思想传入西方,也大量吸纳外来文化,如魔术、杂技、琵琶、箜篌,最为重要的要属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犍陀罗艺术。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希腊和罗马文化,世界各大文明交相辉映,不断融合,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5)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发起者,对丝绸之路做了大量维护工作。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魏政权给外商发放“过所”(类似于护照)来保护其在华进行商贸活动时的正当权益;隋唐时期,唐朝在都市和西域各州县设立“市”以方便外商贸易,同时设立了“鸿胪寺”“市舶司”等机构管理外贸活动,唐朝四通八达的驿站体系也为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国发起,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均从中受益,经济贸易不断壮大,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国际公共产品,其影响一直延续千年,为中国、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