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靖再傳
提舉林三山先生之奇
林之奇,字少穎,一字拙齋,侯官人。從居仁遊,教之以廣大為心,以踐履為實,稱高弟。紹興丙辰,西上應進士,行至北津而返,曰:「未忍舍吾親也!」益肆力於學,及門常數百人,學者稱為三山先生。
成紹興己巳進士,由長汀尉薦除正字,遷校書郎。入對,言堯、舜執中,不離仁義,次言宜革文弊,歸於忠實,次言無尚老、莊之學,高宗褒納之。御制《損齋紀》,先生奏言損思以益德,損用以益本,損華以益實。朝議欲兼用王氏新經,先生言:「晉人以王、何清談之罪深於桀、紂。胡蝗內食,考其端倪,王氏實負王、何之責,所謂邪說詖行淫辭之不可訓者。」先生嘗言:「欲圖中原,必自巴、蜀。若浮江絕淮,下樑,宋以圖中原,必不能也。故赤壁、淝水雖一勝,而卒不能長驅而前。」符離之捷,中外稱賀,先生獨貽書幕府,戒以持重,已而果覆。以病乞去,除宗正丞、使泉舶,奉祠,尋卒。
三山之門,當時極盛、今其弟子多無可攷,而吕成公其出藍者也。先生所著有《尚書》《周禮》《論》《孟》《揚子》等講義,又《拙齋集》二十卷。今惟《尚書》與《集》存。(黃氏原本,全祖望修之加詳)
鄉貢李和伯先生楠
李楠,字和伯,侯官人也。與其弟樗并有名。吕居仁入閩,先生兄弟與林少穎首事之,遂得伊洛之傳。少穎謂先生如元紫芝,其弟如黃叔度。其論學之言曰:「不用私稱,輕重自定;不用私斛,多寡自足;不用私心,是非自明。」又曰:「夢者,心之鑑。人之善,或以矜持矯飾為之,至夢寐間,則毫髮不可揜。君子以夢為鑑,自知心之誠偽。」又曰:「道有并行而不悖者:人之善則譽之,己不可以自譽;人之過則恕之,己不可以自恕;人之貧則矜之,己不可以自矜。」又曰:「吾于甫田得為學之道,于衡門得處世之方。」又曰:「陳平燕居深念,陸賈至前而不見,吾欲以是慎吾思。嚴顏曰:『斫頭便斫頭,何怒邪?』吾欲以是懲吾忿。」又曰:「《春秋》之不可以凡例拘,猶《易》之不可泥于象數。苟惟取必于例,與柱後惠文何異哉!」先生尤精于《春秋》,旁搜眾說以會其趣。眾說所未安,然後斷以己意。其書未成而卒,年止三十有七,論者惜之。(黃氏原本,全祖望修之加詳)
鄉貢李迂齋先生樗
李樗,字迂仲,侯官人,自號迂齋,與兄楠俱有盛名,并以鄉貢不第早卒。臨終謂林少穎曰:「空走一遭!」勉齋嘗稱之曰:「吾鄉之士,以文辭行義為學者宗師,若李若林,其傑然者也。」所著有《毛詩解》,博引諸說,而以己意斷之。學者亦稱為三山先生。于少穎為外兄。林,李出也。
文定汪玉山先生應辰
見《橫浦學案》。
隱君王先生時敏
王時敏,亦紫微門人,見前。
宣教黃先生櫄
黃櫄,字實夫。漳州人,樵仲之弟。淳熙中舍選,入對大廷,獻十論,升進士丙科,調南劍州教授。三山講學之侶,二李與林其眉目,而先生亦翹楚也。迂仲解《毛詩》,先生足之,兼傳龜山、了齋之學。官終宣教郎。有《詩解》《中庸》《語》《孟解》。
倉部吕先生大器、奉議吕先生大倫、吕先生大猷、吕先生大同
吕大器,字治先,弸中子,紫微從子,累官尚書倉部郎,東萊之父也。兄弟四人,曰大倫,字時敘;大猷,字允升;大同,字逢吉。築豹隱堂以講學,汪文定公稱之,嘗謂吕奉議時敘貧甚。閒廢日久,可惜。而尤愛逢吉,謂其所講釋者,莫非前言往行之要。蓋皆有得于家學者也。治先為曾文清公婿,兼得其傳。兄弟中惟逢吉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