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只要从南面进入故宫,无论走哪条路线,都要先到达此处。午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进行过多次重修。
“午门”的“午”取自十二地支,代表正南方,五行属火。午门居于紫禁城的正南方位,外墙和大门皆施以艳丽的红色。红象征着火,是旺盛之象,五行中由火生土,而土所代表的黄色正是皇家的专用颜色。
《周礼》中记载,皇宫的正门叫作“雉门”。雉,又名朱雀,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火红的神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上古四神兽,居于不同的方位,护佑四方平安。午门呈“凹”字形,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城台上是门楼正殿,东西各有庑房十三间,高低错落,左右翼然,形如大鸟展翅,因此被称为“雁翅楼”。东西雁翅楼的南北两端,又各有一座重檐攒尖顶阙亭,与正殿形成五峰突起之势,似凤凰展翅,便又称其为“五凤楼”。
午门是紫禁城中最高的一座建筑,门楼连城台通高37.95米,正中的门楼叫作崇楼,为重檐庑殿顶(五脊四坡面),这是最高级的屋顶形制,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符合九五之数。“九”是传统文化理念中的阳数之极,“五”居阳数之中(王者之数),应和了《易经》乾卦中的“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象,寓意为九五之尊。
⊙午门结构及十二地支
从功用上看,午门是皇帝发布诏书,举行“颁朔”典礼以及受降献俘仪式的地方。“颁朔”的意思是皇帝每年须颁布次年的历书,受降献俘仪式则是在征战胜利,大军凯旋之时举行的礼节仪式,在清朝国力强盛的时期,乾隆皇帝曾四次登楼观礼。
据说为了对应天上的北斗七星,紫禁城也设置了七枚宝珠,按照方位分别置于午门(四颗)、中和殿、交泰殿和钦安殿的宝顶之上,有拱卫帝王之意。
明三暗五
站在午门外由南向北看,午门只有三个门洞,但穿过午门进入太和门广场后,再回头看午门,却可以看到五个门洞。原来在午门东、西雁翅楼的下方,分别还有两个掖门,面向东、西,向北拐到城台后方,就像两道暗门。于是,便有了“明三暗五”的说法。
明清时期,百官上朝,每天寅时(3点~5点)左右便要到午门前等候。开门后,文武百官走东偏门,宗室王公走西偏门。两侧掖门的门钉各72颗,在数目和等级上均低于正中的三座门,因此这二门平时紧闭,只在举行朝会时供文(左)武(右)官员进出,或殿试放榜时按名次的单(左)、双(右)数供进士们通行。
⊙明三暗五
天圆地方
进入午门之前,站在南面向北望,其门洞是方形的,而穿过之后,由北向南望,门洞上部又成了圆拱形。这种南门方、北门圆的安排,取自“天圆地方”的认知。古人认为“民从地、君从天”,进入紫禁城意味着由地到天的转变。
其实所有的门洞都是拱券门,只不过在南侧专门加了横梁,将门洞封成了长方形,这既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让大门闭合得更为严密。
⊙乾隆通宝
⊙天圆地方
御道
紫禁城中轴线上位于正中间的所有道路,都叫作御道,专供皇帝出行。除了皇帝,有一个人一生能经由御道进入皇宫一次,有三个人能从这里出宫一次。进入的人是皇后,皇帝大婚当日,皇后的轿辇可以沿着御道穿过午门入宫。出来的人是每届殿试的一甲三人——状元、榜眼和探花,在接受皇帝的接见后便可经御道走出皇宫,喻意肩负皇帝的重托,用学识实现自己的满腔抱负和令国家兴旺的理想。
门钉
无论通过哪一处大门走进故宫,都会第一时间注意到朱红门扇上镶嵌着饱满厚重的铜铸鎏金门钉。那一排排金色的门钉庄重大气,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据说,早在隋唐时期,古人就开始使用门钉。最初是出于建造的需要,为了防止门板松散掉落,便在大门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但钉帽外露有碍观瞻,于是将钉帽打造成泡头的形状,从此门钉具备了装饰功能。随着门钉形态的不断演变,渐渐开始体现出等级的差异。清代朝廷对门钉的数量与等级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家建筑的门钉可以纵九横九;亲王家的门钉为纵九横七;郡王、贝勒、贝子等府第则纵横均为七;侯以下至男按爵位递减至五五。门钉虽小,但规矩事大,若然滥用,乱了章法,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紫禁城,按理说每扇门的门钉都应为纵九横九,但东华门及午门处的两个掖门,却是纵九横八,共七十二颗门钉。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众说纷纭,据传似与古代的堪舆理论有关。
铺首
在午门的朱红门扇上,除了金灿灿的门钉,中间还有一个兽面模样的装饰物,叫作“铺首”。铺首的兽面纹路代表的是龙九子之一的椒图,传说椒图形似螺蚌,当遇到外敌侵犯时,便会将壳口紧闭。选择椒图的形象制作铺首,是为取其“紧闭”之意,椒图面目狰狞,又性好僻静、忠于职守,可以看守门户、镇辟邪妖,保家宅安宁。
铺首自古就有,原为门环的底座,大多中间装有一铁环,作拉门与扣门之用。铺首多以金属制作,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则称铜铺。但故宫许多大门的铺首并不衔环,只起装饰作用。
⊙椒图
⊙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