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思政素质要求是专业思政体系的系统目标

3.1 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素质总要求设计

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财会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职能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对外发布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外部使用者参考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信息披露及其透明度,能够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持诚信原则,报送真实财务信息是财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厦门大学刘峰教授指出,会计是人类社会发明的低成本信任工具,会计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会计以信任为中介促使人类文明更有序地发展。将诚信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财务管理专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因此,这里提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第一个思政素质要求——“诚信创造文明”。

投融资决策和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决策层需要谋求创新和突破,财务管理人员则需要帮助企业决策层做好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做到理性投融资。因此,理性投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素质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中的最佳资本结构、风险管理等都是对理性投融资要求的体现。理性投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企业平稳发展,拒绝“一夜暴富”思想下的大起大落,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财务管理专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种体现。因此,这里提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个思政素质要求——“理性促进和谐”。

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尽管一些简单的、机械重复的财会工作正在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却越来越大,这也成为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专业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因此,这里提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三个思政素质要求——“坚定专业自信”。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国情怀是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这里提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四个思政素质要求——“砥砺家国情怀”。

3.2 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能力要求与思政素质要求的融合

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根据培养方案设计,财务管理专业应培养学生的3项核心专业能力,包括会计业务与审计职业判断能力、财务综合分析与投融资决策能力、金融与财务中介服务和管理能力,它们分别对应着三大职业岗位群,即会计审计岗位群、财务管理岗位群、金融与财务中介岗位群。其中,会计业务与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由会计与纳税实务、基础会计学、税法和审计学课程模块(以下简称课程模块一),以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EXCEL应用和全面预算课程模块(以下简称课程模块二)共同支撑;财务综合分析与投融资决策能力的培养由课程模块二和宏微观经济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企业价值评估课程模块(以下简称课程模块三)共同支撑;金融与财务中介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由课程模块三及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学、投资学实训课程模块(以下简称课程模块四)共同支撑。此外,学生人文科学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工作(以下简称模块五)共同支撑。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4个思政素质要求分别是诚信创造文明、理性促进和谐、坚定专业自信和砥砺家国情怀。其中,课程模块一与课程模块二主要培养诚信创造文明的思政素质,课程模块三与课程模块四主要培养理性促进和谐的思政素质,课程模块一至五共同培养坚定专业自信、砥砺家国情怀的思政素质。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培养与思政素质要求融合的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财务管理专业能力要求与思政素质要求融合的体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