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先给一个明确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决不能培养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的失败,我们决不能犯这种历史性错误。

我国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是“社会主义”,这是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高校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这些敌对势力把任务的重点放在争夺青少年上,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一定要引起警醒。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北京联合大学坚持把课程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层面来认识,作为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作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贯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手段来加以重视、推进和落实。学校党委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提出“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成果有固化、教师有榜样”的“七有”工作法,每年召开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会,陆续制定了6个规范性文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政课程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教学中,贯彻教师在所有课堂上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要求,所有的课堂都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经过几年的建设探索,教师们坚定了方向、找到了感觉、尝到了甜头,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者先受教育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经过连续4年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经管系教师把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对未来工作的思考结集出版。在本书中,既有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实践上的经验梳理和总结,凝结着来自一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智慧!希望能借此书与所有正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高校教师们一起交流学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于水波

202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