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天魔音波功
唐颂听驼女说完,暗中惊异,便用神念细细回想之前听过的音乐。
头一两次,还不觉怎样,三次以后,渐渐才听出这里的乐,不但宫律详明,喜怒哀乐之情全分得出。
而且上参风露雷霆之变化,下合山川泉石之动止,中应鸟兽草木之鸣声,真是穷极万籁,妙合自然。
如果可以将这些音乐融入武技和法术之中,会产生怎样的奇效呢?
唐颂心想,在武侠小说有天龙八音、狮吼功、音波功等,当初自己帮助天狐渡劫,又听过天魔之音,如果可以将各种音乐融合,用能量激发,就会是新绝技。
驼女见唐颂想得出神,便笑着说,这台下两排乐队,暂时或许听不出好处。
一会小王排好筵位,出来延请,等入席之后,必令乐人奏那各种象形细乐,以娱仙宾。
虽然不能比天府仙音于万一,也能看出他们的巧心慧思。
唐颂一听,对此十分期待。
那胡雪姬是由雪姬、天魔、雪魂珠、宝相夫人等融合而成,只需将这些音乐记录下来,让她将其与天魔之音融合,必定可以创造出声音类绝技。
两人正谈说间,台侧乐声起处,六角宫墙上九座宫门同时开放。
旁边八座门内,先走出一对羽衣花冠的童男女,各执幡幢仪仗之类。这些童男女身高不及二尺,都是一般高矮,个个秀发披肩,容颜韶秀。
那各种仪仗的头上,都雕有一个鸟兽的头,口中含着一小片点燃的木香,香味和初人门时小人手中所持的相似,氤氲袅绕,清馨馥郁,闻之神爽。
唐颂正要问驼女,这种木香是采自何处,小王已率二妃恭迎出来,躬身肃客,三揖退去。
驼女闵湘娃便改向前面引导,唐颂跟着进门,小王夫妻率八对童男女在后。
唐颂入宫一看,在大人眼里,宫廷广才数丈,并不算大,可是画栋雕梁,丹壁绣柱,都工细至极。再加上陈设精致,物事玲珑,处处颇显得富丽灵巧之致。
这时盛筵已摆好,共设了五个座位。
当中一座归唐颂坐,像个平时王位,比较高大。两旁四个六角雕花的木墩,高才尺许,上首坐小王、驼女,下首坐两个王妃。
入席之前,小王、二妃向中座三拜三揖,主客就位,乐声便起。
菜已预先摆好,所用杯著,比常人所用,倒小不了许多,杯子都是贝壳做的。
菜肴有十八味,大中小各六味。大菜用小鼎,中菜用木制的盒,小菜用贝壳制成的盘盂,都是六角形式。
多半都是冷食,除猪羊两样外,荤的都是山禽野兽的腌肉,素的都是野菜、黄精、奇花、异果之类,五颜六色,配搭匀称,看去甚是鲜艳。
因是岩盐所制,味道极好。饭食是黄精的粉和山芋、山麦制成的六角方馍。唐颂多日不曾肉食,吃得颇为香甜。
吃到差不多时,随侍女童才捧上一大葫芦酒来,颜色碧绿而清,色香味俱臻绝顶。
驼女说,这是用山中几十种异花和果子制成。
唐颂连声赞美,因小王殷勤劝饮,他酒到杯空,不觉一大葫芦酒饮去了一半。直到他有了醉意,宴席才结束。
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唐颂已用神念将其记录,并同步传输给雪姬,由她将其与天魔之音融合,创造一门叫做‘天魔音波功’的绝技。
小王夫妻和驼女,恭请唐颂往别处安置,仍由持仪仗的童男女焚香后随。
由一片绿竹编成的屏风转过去,面前便现出一座半亩方圆的院落,当中一排五间房舍,是小王夫妻的寝宫,而两旁台阶上也各有一排房舍。
驼女便领唐颂向左边这一排房子走去,升阶入室,里面也甚明洁,墙上挂着弓刀,地下铺着竹席,小几矮榻,尚可容身。
小王夫妻躬身行礼,说要午朝与臣民会商大事,便自退去。
唐颂也到了做功课的时侯,因想询问小人国中许多事迹,便对驼女说了,留她一旁少候,径自调息入定。
他做完功课醒来,见驼女不知何时已离去,只门外侍立着两个童子,一个头顶一六角木盘清水,手持盥中,一个捧着一大葫芦酒。
在他身后脚旁,却伏跪着之前跟随他回山的沙沙和米米,手持弓刀,状若戒备。二人见唐颂睁开眼睛,先过来叩拜之后,口里“嘤嘤”两声。
在门侧持着盥具、葫芦的两个小人,躬身走进,到了唐颂的面前,将盥具和葫芦高举过顶,跪在地上。
唐颂比着手势,将四小唤起。他闻着葫芦酒香,刚接过手,便觉沙、米二人在扯自己衣襟,也未介意。
摘下上面挂着的介杯,倒出来一看,酒色殷红,入口香腴,比起适才筵间所饮,还要醇厚得多。
唐颂原有酒量,因酒味特佳,越喝越爱,不禁又饮了几杯。
正欲再饮,忽觉又有人在扯自己衣角,他低头一看,正是沙沙,满脸带着惊惧之容,眼睛不住流转,意似有所顾忌,不敢出口。
而捧着葫芦、盥具的两个小人,却是面有喜容。
唐颂猛地灵机一动,怀疑酒中有毒,突然觉得头脑有些昏沉,神倦欲眠。与之前在宴上所饮的酒量相比,并不算多,何以醉得这般奇怪?
他便把酒葫芦往地下一掷,正想喝问,忽然身子一软,竟要往榻上倒去。他知道不妙,忙运真气将神一提,金光一闪,顷刻间神清气爽。
那炼妖壶金光果然厉害,哪怕酒中之毒再怎么厉害,也可以将其转化为能量。
此时胡雪姬已将天魔音波功创造出来,日后再慢慢完善,便传输给唐颂,让他试一下这种绝技的厉害。
这种音波功是领域型绝技,可以自动识别那些对唐颂有杀意的敌人,瞬间将其锁定,并震昏,或击杀。
以唐颂目前的修为,要将整个小人国内对他有杀意的敌人锁定,并震昏,也是可以做到的。
只见唐颂一张口,仿佛就有一股透明的波浪从他口中发出,以他为中心,呈圆形向四周辐射开去。
顷刻间,米米和沙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那两个执役小人已被震昏。
唐颂继续张口施放天魔音波功,左手牵着沙沙,右手牵着米米,快步往外面冲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三面宫室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声息。唐颂心中奇怪,收起音波功。
沙沙和米米竟然一路比着手势,领着他往外走去,一连跟着穿过两处宫院,都未遇一人。
最后走到宫侧一个小门,才听见门内群小喧哗之声,沙沙回身摆手。
唐颂会意,把脚步放轻,纵身入门一看,门中也是一座小院落,两间上房,高约丈许,鞭挞呼叱,与驼女的怒骂之声混成一片。
沙沙和米米将手往室中一指,径自避开。
唐颂走近门侧,才一探头,便见室中站定一个小人,衣饰打扮,俱与小王相同,却不是小王本人。
地下绑着驼女闵湘娃和小王的次妃,周围站着数十个短衣赤臂小人武士,腰悬弓刀,手持荆条和带着小刺的长鞭。
这些武士正在行刑,拷打驼女和王妃。那驼女一任群小用荆条毒打,却是满脸愤怒,戟指怒骂不绝。
那王妃本来眉目如画,这时被打得雪肤凝紫,痛晕过去。
那为首身穿王服的小人,面带奸狡,手执皮鞭,绕室缓步,不时挥鞭向驼女身上打去,状颇焦急。
唐颂虽不明个中原委,但驼女和自己是同种的人类,一见她受群小如此荼毒,早按捺不住,一声大喝,奋身闯入。
为首小人正回过身来,一见唐颂来到,大吃一惊,口里一声怪叫,身子早慌不迭地往侧室中退去。
其余群小,均知唐颂是手诛千蛇、来自天上的大神仙,哪里还敢交手,登时一阵大乱,纷纷相随往侧室逃窜。有的竟吓得晕倒地上,动转不得。
唐颂冷笑,一张口,用音波将他们全部震昏,然后走到驼女身前,弹指将绑索割断,扶她站起来。
驼女先时以为难逃一死,此刻见唐颂平安到来,不由悲喜交集,不顾说话,先过去将王妃解绑扶起来。
唐颂见她痛苦吃力,连忙过去相助。
驼女颤颤巍巍,将事情经过告诉他。
原来,小王原本是弟兄二人,小王虽然居长,却是老王的次妃所生。老王甚英明,看小王文武兼备,贤能仁厚,自幼钟爱,立为太子。
不久正妃生子,取名鸦利,有兼人之勇,十几岁上,便能力举百斤,纵跃于高崖峻岭之间,但性情乖戾,贪残好杀。
老王极不喜他,临终之时,面谕小王和驼女:次子不才,不但不可使当大事,还要严加管束;如若犯了大过,更须按着国法公判,不许姑息。
老王死后,鸦利年渐长大,益发横恣,其母正妃因之忧郁而死。鸦利索性啸聚党徒,肆意横行。
小王天性友爱,既不忍置之于死,又恐养成大变,想来想去无法,只得命他前往白虎峪,统率流人,以免留在洞中为患。
那白虎峪在山阴一面,相隔旧王洞三百余里,地极荒寒,可是出产甚多。
小人法简而公,并且极爱同类,犯了罪,多半用的是鞭打之刑。这些流人,差不多都是小人中的败类,害群之马。
小王原意,统率流人的官儿,非有智有力不可。鸦利去了,必能胜任,纵然处治这些流人难免太过,也是各有应得,岂非以暴制暴,一举两全?
谁知鸦利诡计多端,久有谋篡王位之志,闻命正合心意。他到任以后,竟和流人沆瀣一气。
流人对小王本来难免怨望,再加鸦利常年蛊惑,暴力与小惠并用,不久就都成了他的死党。
这次他们借着小王宴请唐颂,一醉方休之际,命人给唐颂送毒酒,还将驼女和小王次妃捉住,幸好小王和正妃及时逃脱。
原来小人最惧外患,在洞宫室内俱制造有隐密暗道,恐一旦有变,立时可以逃走藏匿起来,但这次如果唐颂来迟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听完驼女的话,唐颂让雪姬出手,将鸦利等已被震昏的邪恶小人收进通天塔,抹去他们的记忆和痛觉,再一起修炼那血影神光和蜂鸟复制术。
他打算等这一群小人兵团炼成之后,就放到蜀山灵境大地图各处,用来复制记忆,夺取能量,甚至是寻幽探胜,盗墓寻宝。
毕竟蜀山灵境太大,副本地图太多,如果每件事都亲力亲为的话,不知何时才能积累够能量,将山海界中的武侠灵境转化为奇侠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