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雪山妖人
那些由小王和驼女领导的善良小人,瞧见唐颂这种神仙一般的手段,对他越发尊敬。
唐颂打算,等除掉那个雪山妖人之后,就让雪姬施展移山填海的本领,将整个小人国和所有小人收进通天塔中,交给许飞娘等女子教导。
等诸事就绪,小王又重设盛宴,款待仙人。
沙沙和米米救驾有功,又将随仙人同往,越发简在王心,早随众论功,封了爵位。宴后,仍由驼女、沙、米三人随侍仙人。
到了第二日深夜,第三日天未明以前,小王遵唐颂之嘱,仍将各种贡献妖人的果品之物分别备好,送往历来妖人接受贡品的高崖平石上摆好,丝毫不露声色。
唐颂算准妖人将来以前,潜伏在侧,相候对敌除害。
那炼妖壶金光已将整个小人国护住,就算那个雪山妖人再怎么厉害,也无法伤害那些小人。
这两日,沙、米二人已请驼女将他们的歧舌用剪修圆,敷了洞中特产的止血止痛灵药,渐能通词达意。为示心诚,两人自请愿扮作祭品,虽死无憾。
唐颂应允,暗中屈指弹出两道金光,送入二人体内。
一行到达峰前,将沙、米等做贡祭的活小人,以及洗剥干净的牲口、山果等,依照以前的方式排好。
小王焚香告祭已毕,便和驼女率众臣民,含泪退往峰侧隐秘之处,潜观候信。
这时银河耿耿,残月在天,四无人声,甚是幽静。
唐颂藏在祭坛侧的一株大树后面,装作倚干假寐。
等了一会,还没响动,他仰望青空云净,流光下照,山原林木,如被银装,四围风景清丽如绘。
妖人来路的雪山一面,月光中看去,仍如烟笼雾约,上接云衢,看不见顶。只近云高处,积雪皑皑,与月争辉,是否上面可通白阳崖,尚无把握。
过了一会儿,忽听远远一阵尖锐的风声,从雪山上吹来。
米米急忙跑过来,用手比划,意思似是在说妖人将至,请唐颂早为戒备。
唐颂命他速回原处,免得被妖人看破行藏,便施法隐身。
似这样过有半个时辰,雪山卷起一团浓雾,风沙滚滚,旋转不休,往上一起,又落下去。
起落三次之后,倏地似抛球一般升起,在空中一个大旋转,便往祭坛这一面飙轮急转飞来。
雾影中隐隐有青黄二色光华掣动,不时发出尖锐凄厉之声。片刻工夫,已离峰头不远,眼看到达。
忽然叭的一声,烟雾一齐爆散,从中现出一个妖人,直往祭坛前面飞落。
唐颂见那妖人是道装打扮,身材佝偻,大头细颈,尖眼碧瞳,浓眉凹脸,缺口掀唇。
顶上戴着一个金箍,乱发如绳,披拂齐肩,中间杂着一串串的纸钱和黄麻条。
他一手拖着两个丈许长的大麻布袋,一手拿着一件似槊非槊、长约五尺的奇怪兵器。
除尺许长的柄外,槊头上插着许多三尖五刃的小叉。适才所见青黄光华,便从槊头上发出。
此人真是生相凶恶,丑怪无比,一落地,便将头一个口袋的底一抖,那布袋立时像打了气一般膨胀开来,斜搁在祭坛侧面。他坐定之后,抓起果子便吃。
坛上群小见他到来,纷纷伏倒跪拜。
妖人将手一指口袋,群小便争先恐后地把坛上许多贡品捧的捧,抬的抬,一齐放入口袋里面,意若献媚。
唯独沙沙和米米,在旁不动,装作害怕神气。
妖人正吃得高兴,忽见内中两个比较精壮的小人,竟自袖手一旁,畏畏缩缩的样子,忍不住厉声喝道:“你们做这脓包样儿,有什么用?”
唐颂听妖人说话的口音,声如枭鸟,甚是刺耳。再定睛一看,对方只是相当于筑基期的修为,而他是金丹期巅峰,要击杀此人轻而易举。
如此一来,倒不必急着动手,便暗中放出金色蜂鸟,去复制这个妖人的记忆。
此时沙沙和米米装作战战兢兢的,对着妖人朝旁侧不远的一株盘松之后,连比带指。
妖人见两小直打手势,心中起了疑心,不由立起身来,往那石后走去。
两小光指着前路,又装作胆怯后退之状。妖人不耐,将身一纵,便飞落松、石后面。
刚一落地,还未看清人影,唐颂早悄没声地一扬手,把飞剑打出去,立时便是一溜火光,朝妖人迎面打到。
他并不打算立即杀死这个妖人,所以出手并不重。
妖人也是自信过深,以为区区小人,还会有什么伎俩,万没料到有人潜伏,一时粗心大意,猛见一道火光飞来,躲闪不及,一下正打中在左半边脸上。
唐颂更是矫捷无比,飞剑刚一发出去,紧接着脚底下一点劲,一个龙项探珠之势,飞身直上,就势一剑,朝妖人的颈间刺去。
妖人刚被火光打中,奇痛惊慌,知道遇见正派中的能手,逃命心切,慌不迭地一纵遁光,望空便起。
同时唐颂的剑已经刺到,见妖人要逃,立时一变招,化成一个银龙舞爪之式,反手一剑,将妖人的一只左手齐腕断落。
只听“啊”的一声惨啸,一道青黄光华挟着一团烟雾,如飞破空逃去。
唐颂以意念沟通胡雪姬,让她赶紧将整个小人国和那些小人都收进通天塔中,而他驾着无形遁光,追赶妖人而去,决不能让他逃脱。
半山以上,便有积雪,越往高,雪越厚。快到山顶的十来里路,冰雪受了白天阳光融化,入晚冻结,冰雪融成一片,冰壁参天,云冻风寒。
加上道路崎岖转折,甚是曲回,刚刚猱升百丈,倏又一落平川,极其难走。山高只三十多里,但步行要走出两三倍的路程,才能走到山顶。
唐颂飞到山顶之上,扫视四周,见侧面有一座山,比这一面要大得多。耳旁寒风呼呼,冷气侵人。
下到一半,冰雪已稀,眼前的林木花草,奇峰怪石,似卷轴一般,电转云生,往上飞去。
他知道离地不远,忙把真气一提,低头看那落脚之处,是一条谷径。崖上这一纵,恰好不远不近,正落在谷径当中。
两崖路旁,合抱参天的古树,以及径尺粗细的老藤,不知多少。
眼看离地只有七八尺,一口真气一缓下坠之势,他倏地在空中一个大翻转过去,化成一个风卷落花之势,径朝平地上侧面而下。
等到足尖着地,身子站稳,竟和低处纵落一样,连头眼都不觉昏晕,不禁大喜,这仙家内功,果然玄妙。
此刻他无暇浏览谷中景致,径自出谷,顺右侧山麓,悄悄寻去。刚往前跑出没有半里,便见两个小人在前行走。
唐颂仔细一看,那两个小人未曾见过,一个手上提着一个小篮,里面装有花果之类。
他想起之前驼女曾说过,这些年妖人曾强索去许多小人,莫非留了一些,供他役使,没有全数伤害,因而在此出现?
他隐身而行,等到相隔渐近,竟听出那两小人也会人言,正在低声且谈且行。
偶然趁他们彼此转脸问答,看清两小面目,有一个竟是带着凶狠神态,脸上都是戾气,绝非小人洞中所见群小个个面容清俊之状。
另一个手里持着一根带刃的钢钩,隐隐放出黄光,与日里所见妖人兵器上发出来的光华相似。
唐颂听了一阵,才知持钩小人是鸦利的同党,难怪生相凶恶。
顺山麓遥望前面山腰,积雪皑皑,暗云围拥,他便不露面,仍旧紧紧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