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本草典籍概况
扫一扫,查阅本章数字资源,含PPT、音视频、图片等
中国的本草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在2世纪前后定型。
一、汉代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汉代本草概况
秦汉以来,药物知识不断充实,药物理论基本形成,并出现了本草专著,有了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本草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我国本草学的首次总结,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1.综合性本草——《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撰者不详,通常认为成书于东汉末年。全书载药365种,确立了单味药叙述体例和内容范围,对每种药的名称、性味、功效、主治、生长环境等均一一叙述,部分药物标明其产地和别名。这些药物都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大多疗效确切可靠,有200余味至今仍为临床习用。首创了三品分类法,开我国药物分类学之先河;书中所载药物的性味、功效,所论述的药物学原理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用药原则,大多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从而奠定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基础。该书将序录与具体药物各自分立,形成总论与各论的编排体例。序录中13条理论原则,涉及分类原则、配伍、七情、四气五味、采收、鉴别、调剂、用药及服药法等,是中药理论的精髓。因此,《神农本草经》一直作为中国药学的经典著作(详见第二章)。
2.专门性本草 汉代专门性本草,如《雷公药对》《药论》《桐君采药录》《药辨诀》和《胎胪药录》等。
(二)汉代本草特色
1.本草名称最早见于汉代 西汉晚期开始出现以“本草”二字代称药学。《汉书·郊祀志》载,建始二年(前31年),侯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颜师古注:“本草待诏,谓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
本草专著问世。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从业师公乘阳庆处所得《药论》一书,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专书。据《汉书·艺文志》著录的《神农黄帝食禁》,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所涉的《胎胪药录》,皆可谓各有侧重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本草学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
2.多已失佚 汉代本草多数已经亡佚,有些佚文散存于历代类书以及后世本草著作中,由于类书援引佚文未注明作者,今已无法辨出类书所引本草佚文出于何家本草。
二、六朝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六朝本草概况
六朝,泛指南北六朝。六朝本草,今见存者不多,大多失佚。
1.综合性本草
(1)《吴普本草》 现存《吴普本草》资料中,有药物别名、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能、产地、植物形态、采集加工及配伍等,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引证颇为广泛,计有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桐君等多家之言。从广泛引用的资料中可了解汉魏之际本草学蓬勃发展的局面。该书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使药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后来综合本草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2)《名医别录》 作者不详,因记录了魏、晋名医的药学论说而得名。成书于3世纪,或有部分更早的资料,故非一人一代的著作。全书3卷,原书已佚,据考载药730种以上。书中内容除从药品数目和内容方面进一步充实了《神农本草经》外,还增加了较多药物别名、药物产地的具体郡县名称、采集时月及加工方式,填补了《神农本草经》的空白。其产地记载分布很广,搜集药物资料的范围遍及南北,说明当时药物交流区域的宽广。
(3)《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撰,约成书于公元500年前后。全书载药种数是“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全书7卷。其序录中首先回顾了本草学的发展,接着对《神农本草经》序录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等方面的理论原创,并揭示了当时药材伪劣的事例;又创立“诸病通用药”类目,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撰成“解百药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凡药不宜入汤酒者”“诸药畏恶七情表”等,大大丰富了临床用药的内容,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本书首次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为6类,即玉石类、草类、木类、虫兽类、果菜类、米食类,6类之下分列上、中、下三品。此外尚有“有名无实”或“有名未用”类,为陶氏当时已经不能识别的药物,总计7类。这种分类方法影响深远,为后世本草药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本草经集注》为保持文献原貌,创用了朱写《神农本草经》,墨写《名医别录》,用小字写注文的方式。这在书册全系手工传抄的时代,既可使前代本草不致湮没,又能反映后人的研究成果(详见第三章)。
2.专门性本草
(1)炮制类 主要有《雷公炮炙论》,又称《雷敩炮炙方》。雷敩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代。原书早佚,收载药物200多种,各药内容以炮制为主,故书名“炮炙”。所记制药方法大致有净选、粉碎切制、干燥、水制、火制、加辅料制等。本书大量的条文散见于北宋《证类本草》中。
(2)地方性本草 主要有《南方草木状》,嵇含撰,成书于304年。全书3卷,收载草类29种、木类28种、果类17种、竹类6种,共80种。该书是研究古代岭南植物分布和原产地的宝贵资料,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性植物志(详见第九章第三节)。
(二)六朝本草特色
1.六朝本草经陶弘景整编趋于统一 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采用“苞综诸经”方法,把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糅合为一体,使六朝杂乱的主流本草趋于系统化。以《本草经集注》为标志的综合性本草模式的确立,为后世本草学家提供了仿效的蓝本和扩展的基础。
2.本草种类丰富 六朝时期,出现了《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综合性本草著作,专门性本草也比较丰富。《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书,药物炮炙成为本草的分支学科。这一时期,炼丹术与金石药有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以葛洪为代表的著名炼丹家。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本草著作日趋丰富,学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隋唐五代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隋唐五代本草概况
隋唐五代本草著作很多,大致分为综合性本草和专门性本草。在专门性本草中,可分为药性本草类、地区本草类、食物本草类、炮制类等。
1.综合性本草
(1)官修本草 《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在全国药物普查基础上修撰完成。唐代的药品种类不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而当时医家奉为用药指南的《本草经集注》,由于历史局限和长期的传抄之误,已不合唐代需要。因此,唐显庆二年(657年),右监门府长史苏敬请求修订本草,得到唐高宗的批准,经过两年的努力,于显庆四年(659年)修订完毕,名曰《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正由于“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故收集药物资料相当广泛。在学术上能博采众长,“上禀神规,下询众议”“详探秘要,博综方术”。仅对《本草经集注》就考订了400余条,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该书沿用陶弘景方法,对《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的原文,用朱、墨分书,新增药物标明“新附”字样,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在大多数药物条目下,补充了形态、产地、功用、异名等内容,特别重视对功用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全书54卷,由本草正文、药图和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正文收药850种,药图和图经的编纂经历了全国药物的普查,在药物的描绘和撰写中,十分重视对药物实际形态的考察,这是《新修本草》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本草史上的一个创举(详见第四章)。
(2)其他综合性本草 《本草拾遗》,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陈藏器撰。全书详述了药物性味、性状、文献出处、产地、功效及主治。所录的药物大部分都是民间用药和外来药,本书系统总结了民间的药物知识,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蜀本草》,五代时期韩保升等人编撰。它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并参考有关文献进行增补注解,除增加新药外,还配以图经,全书20卷,原名《蜀重广英公本草》,后世称《蜀本草》。该书对药物性味、七情畏恶、药物炮制、药品质量优劣鉴别等都有新的发展。
此外,还有《四声本草》,唐代萧炳撰,全书5卷。系以药名头一字按平、上、去、入四声相从为类,以便检索。原书佚,部分内容保存于《嘉祐本草》中。
2.专门性本草
(1)药性本草类 如《药性论》,唐代甄权撰,全书4卷,按性味、君臣、主治、功用而分类。药物内容有正名、性味、君臣佐使、禁忌、功效主治、炮炙、制剂及附方等,其中以七情及君臣佐使的讨论最为突出,关于各药的配伍及具体药性亦有独到见解,是我国本草史上早期的药性专论,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详见第七章第一节)。
(2)地方本草类 如《海药本草》,李珣撰。该书总结唐末五代时南方出产的药物及外来药,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外来药物为主的著作,也是唐末五代时南方出产药物的总结,同时还是较早的地方本草专著,对于研究唐末五代时药物发展和外来药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珣家原以卖香药为职业,对香药很熟悉,所以书中收罗香药很多,如茅香、乳香、安息香、甘松香、降真香等。这些香药不仅作药用,而且作调味、美容、熏烧等用。
(3)民间本草类 如《日华子本草》,五代时吴越国(907—978年)四明(今浙江鄞州区)日华子所著。其序集诸家本草,所言药物功效、主治、附方简明实用,对药性有不少新的发展,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诸药名下,记有凉、冷、温、暖、热、平等药性,某些药还记有滑、涩、敛等味。书中很多药都不见录于前代本草,如延胡索、盐肤子、仙茅、自然铜、谷精草,都首见于该书。
(4)食疗本草类 如《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唐代孙思邈撰,附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中。全书载食物品目154种,分为序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五个部分,在鸟兽后附有虫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物本草之一。《食疗本草》,原名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云:“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凡三卷。”
此外,还有药名类(如《石药尔雅》)、单味药类(如《何首乌传》《威灵仙传》等)、炮制类、歌诀类、药图类等多种类型专门性本草。
(二)隋唐五代本草特色
1.种类繁多 从作者看,有官修本草,也有个人著作;从类别上看,有综合性本草,也有专门性本草;从内容分量上看,有多分册本草,也有单册单味药。
唐代主要本草在唐初完成。因为唐代在政治统一后,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交通发达,用药经验不断提高,外来药物日益增多。为适应时代需求,编撰了唐代的主流本草——《新修本草》。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朝廷更替,局势动乱,战争频繁,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
2.开创国家编纂本草的先例 《新修本草》由国家组织人力编修,在药物遴选、内容精练、文字结构等方面都是高标准要求。所以《新修本草》成书后,即成为当时医药学家用药的典范,成为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以后《蜀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都沿袭唐代旧例,由政府组织人力,修订成药典性质的本草。
3.全面总结民间药和外来药 《新修本草》新增药只有114种,都是一般医家最常用的药,对一些民间药收录不多。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收罗大量民间药,其载新药692种,比《新修本草》多6倍,几乎全部收录于民间。所以《本草拾遗》是唐代总结民间药物知识的专著。
4.专门性本草有很大发展 唐代本草著述109种,综合性本草只有15种,专门性本草有94种,约占总数的86%。在唐代各种本草著述中,以食物本草数量最多。在食物本草中,又以《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和《食疗本草》最有影响。其次为药性本草专著,如《药性论》是最早的药性专著,《何首乌传》是最早的单味药专著,《日华子本草》是总结民间药物的专书,《海药本草》是总结外来药的专书。
5.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新修本草》在编纂时重视实物调查,曾通令全国呈献标本实物进行编撰,实物与文献并重,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从进献标本实物来看,唐代首次对全国进行了一次药物大普查。
6.对日本药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新修本草》颁布后,很快流传到全国及日本。公元731年日本已有抄本,并把它当作学医的必读课本。日本古代史《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又日本的《本草和名》就是以《新修本草》为主要内容而纂集的。
四、宋代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宋代本草概况
宋代本草著作较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继承《新修本草》发展的本草;二是一般本草;三是附刊在其他书中的部分本草。
1.继承《新修本草》发展的本草
(1)《开宝本草》 由刘翰、马志等九人在《新修本草》基础上编成,前后修改了两次,一次在973年,名《开宝新详定本草》;一次在974年,名《开宝重定本草》。《开宝本草》在编写体例、分类、分卷上和《新修本草》相同,20卷,载药983种,新增133种。《开宝本草》的第一个贡献是完成了《新修本草》的校正刊行工作;第二是在继承《新修本草》修撰方法的基础上,增补了一些旨在保留前代本草面貌的新体例,以适应采用雕版印刷技术出版书籍的需要;最显著的改进是采用白(阴文)、黑(阳文)字来取代旧抄本朱、墨两色所代表的内容,此即所谓“白字为神农之说,墨字为名医所传”。该书对新增或改动的地方均加明确标志,如新增药品之后均注以“今附”;新加按语(272条)则分别注以“今注”“今按”。
(2)《嘉祐本草》 《开宝本草》问世不到90年,就被掌禹锡等在1057~1061年增订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祐本草》。该书21卷,收药1082种,其中983种承袭《开宝本草》旧药,99种为新增。《嘉祐本草》分卷、分类、编写体例、文献出典的标记等,全仿《开宝本草》,唯文献来源标记略异。如正文出于《神农本草经》者印成白字,出于《名医别录》者印成黑字,出于《唐本草》者标“唐本先附”,出于《开宝本草》者标“今附”,出于《嘉祐本草》新增者标“新补”或“新定”。“新补”表示择自文献,“新定”表示取于当时。至于注文标记,皆沿袭《开宝本草》之旧,唯《嘉祐本草》新增的注文,冠以“臣掌禹锡等谨案”。《嘉祐本草》新增的注文很多,内容相当丰富,引用资料颇多,有50余种,是《开宝本草》所引文献的10倍。
(3)《本草图经》 在编纂《嘉祐本草》的同时,仿照《新修本草》制一“图经”,作为分辨药物真伪的依据,由政府于1058年下令,向全国征集各地所产药物的实图,并令注明开花结实、采收季节和功用。凡进口药物,则询问收税机关和商人,辨清来源,选出样品,送到京都。苏颂等负责整理,至1061年编成《本草图经》20卷,另有目录1卷。《本草图经》每个药有药图和注文两部分。药图由于进献时存在着同名异物的关系,编者不能分辨,多兼收并存,因此同一味药有好几个不同的图。注文也是如此,各地送来的说明文各不相同,编者详加考订,对某些资料考订不清时,也是兼收并存。《本草图经》注文的内容很丰富,举凡有关药物历史、别名、性状、鉴别、采收、炮炙、产地、功用等都有论述,参考资料有194余种,是《嘉祐本草》的3倍。
(4)《证类本草》 《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问世后,由于分刊,不便检阅,唐慎微合二书为一书。唐慎微合并本增加内容很多,举凡经、史、子、集有关药物资料,统统收入书中,定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成书于1097~1100年间,载药1746种,析为32卷。其分类和文献来源的标记,悉依《嘉祐本草》之旧,唯唐氏所增资料,皆冠以墨盖子标记。唐氏所增资料分药物和注文两类。特别在方论和单方,几乎全是新加的。计有古方、单方3000余首,征引经、史、方书近250家。由于新增资料多,因此在分卷方面比《嘉祐本草》扩大了。除序例上下两卷未动外,其余18卷被扩充到29卷。宋代本草到此可谓发展到了顶峰(详见第五章)。
2.一般本草
(1)《本草衍义》 作者寇宗奭,撰于1116年,1119年由其侄寇约刊行。共20卷。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卷二十为502种药物的各论(《嘉祐本草》467种和附录35种),参考有关文献及寇氏自己的辨药、用药经验,辨析与讨论。其内容涉及各种药物的名义、产地、形色、性状、采收、真伪鉴别、炮炙、制剂、药性、功能、主治、禁忌及用药方法等,并结合具体病例阐明作者本人的观点,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详见第五章)。
(2)《履巉岩本草》 作者王介,成书于1220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绘地方草药图谱,共3卷,收药206种(实存202种),每药一图,先图后文。各药文字不多,主要记载药物的性味、功能、单方及别名等。书中图形精美,合乎比例,又多系写生得来,据药图可考其大部分药物的品种来源,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已经考订的新增品种有22种,如曼陀罗、虎耳草、醉鱼儿草等(详见第九章第四节)。
3.附在其他书中的本草
(1)《太平御览·药部》 《太平御览》由李昉等编于977~983年,凡1000卷,分为55门。其卷九八四至卷九九三为药部,载药202种,还有120种被分散在其他各卷中。全书总计收药320余种。各药内容与一般本草中药物的内容不同。该书仅仅是汇集前代方书的本草资料,对失传的古本草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太平圣惠方·药论》 《太平圣惠方》由王怀隐等编纂,成书于992年,凡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其卷二为药论。药论有论4首,相制使药199种,反药3条,诸疾通用药96类,服诸药忌17条,五脏用药123种,其中五脏用药是后世药物归经的基础。
(3)《梦溪笔谈·药议》 《梦溪笔谈》由沈括作于1086~1095年。卷二十六载药议28条,加上《补笔谈》卷三药议12条,共有40条。该书对于药物产地、性状、鉴别、功用、同名异物等论述颇精。
此外,《苏沈内翰良方》《惠民药局记》《圣济总录·序例》《洗冤录·诸毒》《通志二十略·昆虫草木略》等亦有很多药物有关内容。
(二)宋代本草特色
1.版刻促进本草广泛传播 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医药文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为适应采用雕版印刷技术出版书籍的需要,宋代本草文献增补了一些旨在保留前代本草面貌的新体例。由于宋代本草学家杰出的工作,在本草文献和民间药物经验整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使宋代本草在整个本草学术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北宋官修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等出色地完成了对前代本草资料的汇辑校订和当代药物的发掘整理工作,唐慎微的《证类本草》集北宋以前本草之大成,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嘉祐年间的全国药物大普查,使药物基原辨正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南宋本草在考订药性、精简本草内容以符实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时期还首次建立了国家药政管理机构——官药局。药物炮制、制备在继承发扬古代方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为此后金元时期药理发展创造了条件。
宋代的本草可分为官修本草和民间本草两个系列。历代由政府主持编修的本草以宋代最多,这也是宋代本草的特点。当时的官修本草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民间本草主要有《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
主要的本草都在北宋完成,这是因为唐宋年间广大劳动人民在药物学方面已经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客观上需要及时总结。到南宋时,本草发展不大,一般都是节录北宋的大部头本草而成的小册子。所以北宋本草偏于提高,南宋本草偏于普及。
2.保持《新修本草》的传统性 宋代本草在编写体例上,大致承袭《新修本草》体例。在分类方面是按药物自然来源分类,不过宋代把“兽禽”再进一步细分为人、兽、禽三类。分卷方面,除药物总论仍分序例上下两卷外,药物各论由《新修本草》18卷扩充到28卷。文献来源标记方面,除《神农本草经》作白字、《名医别录》作黑字外,其余皆用文字注明。在书写格式方面,正文作单行大字,注文作双行小字。总之,本草学自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到唐慎微《证类本草》都是一脉相承的。
3.药物、注文、附方等大增 宋代本草收载药物数量不断地增加。《开宝本草》比《唐本草》增加133种,到《嘉祐本草》增加99种,《证类本草》又增加664种。由《唐本草》850种到《证类本草》1746种,增加一倍有余。注文增的也很多,《开宝本草》仅有200味药有注文,引用文献也不过数种,到了《证类本草》,几乎全部药物皆有注文,引用文献达250余种。在附方上,唐代《食疗本草》虽有附方,但为数不多,到《证类本草》,所附古方、单方3000余首。
4.保存了很多古代失传的方书、本草资料 宋代的本草如《证类本草》《太平御览·药部》等,都保存有很多失传的方书本草资料。后人从事古本草方书研究不能见到原书时,可以从那里寻找断编残简,而能知其梗概。像清代孙星衍、黄奭、顾观光和日本的森立之等所辑的《神农本草经》,皆以宋代本草为主要的来源。
5.内容朴实,编纂实事求是 宋代本草的内容很朴实。对药物名称、产地、性状、鉴别、炮制、主治功用等,都是据实记载的。对于临床应用,都是按症言治,极少用阴阳五行等理论作为药物功用的说理工具,联系中医理论也很少,归经学说似不多见。
宋代本草编纂不单纯从文本上去推求,还注意到联系实际事物。如《嘉祐本草》对新增的胡芦巴不知放在何类,结果根据广州进献的药图,把它列在草部下品末。像苏颂、沈括、郑樵等宋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们都注意到目验,理论联系实际。
五、金元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金元本草概况
伴随医学的演进,金元时期本草学理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注重临床用药的实际需要和药性理论的探讨。金元本草与前代本草的主要区别点大致有三:一是以《素问》药学理论为指导探讨药物的性能、应用,完善药性理论,不涉及传统本草所重视的药物基原、形态、品质等药学内容;二是着重记述药物主要功用,药性标识一新;三是收载药物种数较少,多为临床常用。
1.药性本草类 主要有《珍珠囊》《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汤液本草》。
《珍珠囊》,金代张元素著,成书于12世纪,又称《洁古珍珠囊》,是金代较有代表性的药学论著。内容丰富而简练,主要讨论了100种(一本为113种)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功用、归经、配伍宜忌等。张元素的有关论述系将《素问》中所涉药性理论和具体药物结合起来,进而将药物的性、味、臭、色等与脏腑相联系;按十二经归类诸药性能,将归经学说首次系统化、具体化。药物的基本性能比过去大为扩充,辨析药物性能也更为细致。
《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李东垣撰。《药类法象》重在药性理论的归纳,主要概述药物气味厚薄,阴阳升降,论脏腑归类,气味补泻关系;按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等五类,列举药物百味。《用药心法》概述药物的临床应用,主要讲临床按证用药,组方、引经报使,并讲炮炙、煎煮、服药等法。
《汤液本草》,元代王好古撰于1298年。全书共3卷,上卷录《药类法象》《用药心法》及王好古本人论说,分专题阐述药理。中下卷摘取《证类本草》常用药及张元素、李东垣用药经验,简要述之。本书虽然收药不多,但综合了金元药理学说的主要成就,以实用为主旨,对研究金元医学和本草学史具有参考价值。
2.食物本草类 如《饮膳正要》,为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著,成书于1330年。该书偏于食补,主要以健康人膳食标准立论,注意饮食卫生,明显具有营养学意义,为元代重要的食疗营养著作,对饮膳烹饪制作也有较大参考价值。
此外,还有歌诀类本草,如《图经备要本草诗诀》《本草歌诀》等。
(二)金元本草特色
1.作者多属医家 金元时期,撰本草者多属医家,以临床应用为主。不像宋代本草广收博引,形成大型综合性本草类书。综合性本草少,而精炼简单本草多。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等对药理学说撰述,都是短篇专论,对药物临床应用重视,对药物形态、性状、炮制则少有论述。
2.注重归纳药理 金元时期本草在本草内容上,多精炼药效、归纳药理。金元各派医家,利用宋代刊行的本草医书,从中选择最常用的药物,根据临床用药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将经验用药上升为理论,指导用药,形成气味厚薄、归经、引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体系,以简驭繁,成为金元时期本草主要特点。
六、明代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明代本草概况
明代医药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药学的进步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出现了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明代中后期,本草著作不仅数量迅速增多,而且富有特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1.综合性本草
(1)《本草品汇精要》 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奉敕领衔编撰于1505年。全书共42卷,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等10部,每部又分上、中、下三品,共收药物1815种。全书附彩图1358幅,新增图366幅,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官修本草。但稿存内府,未予刊行(直到1936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此不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
(2)《本草纲目》 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巨著,成书于1578年。全书52卷,载药1892味,附图1109幅,附方11096首。该书是我国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既是药学与医学的著作,又是当时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相关知识的科学总结,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本草纲目》全面系统整理了明以前的本草学成就,辑录和保存了大量古代药学文献,并补充了许多经采访和亲身体验得到的知识,内容丰富,资料广博,堪称明以前本草之大成(详见第六章)。
2.简要本草类 大型综合性本草内容虽然丰富,但不适合临床医家应用。为了医家方便,明初出现了一些简要性本草。
(1)《本草蒙筌》 陈嘉谟撰于1565年。全书12卷,载药742种,详述447种。该书原为学徒编写,重点内容编为歌括,采用韵语写成,便于记诵,是一种启蒙入门、简要实用的本草。
(2)《本草原始》 李中立辑于1612年。全书12卷,从《本草纲目》中辑录452种药物性味主治功用,其中379味绘有图,图旁注明药材鉴别特征,反映当时用药实际品种。
(3)《本草汇言》 倪朱谟撰于1624年。全书20卷,载药581种,附药图530余幅,其中药材图180余幅。仿《本草纲目》分类。书中记载了100多位医家的药论与处方,大大丰富了临床用药和药性理论的内容。所汇辑的大量医籍方书,有些未见刊行,有些已刊而今佚,因此,有着重大的文献价值。
此外,还有张景岳《本草正》(1624年)、贾所学《药品化义》(1644年)、卢之颐《本草乘雅》(1647年)等。
3.专门性本草
(1)《神农本草经》辑注类 主要有《神农本草经疏》和《神农本草经》辑复本。《神农本草经疏》简称《本草经疏》,缪希雍撰于1623年。该书从《证类本草》中选出490种药,以《神农本草经》药物为主,分别用注疏的形式加以发挥。在药性理论和临床用药方面均有新意,对药学理论的发展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辑复本由卢复辑于1616年,按《本草纲目》卷二所载《神农本草经》目录,辑药360种。该书为现存最早《神农本草经》辑复本。
(2)食物本草类 主要有《食物本草》和《救荒本草》。《食物本草》卷首题“元东垣李杲编辑,明濒湖李时珍参订”,实乃后人托名。据考证系明代姚可成汇辑,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全书22卷,共载食物1682种(目录载1689种),内容大部分采自《本草纲目》,也引用明代及明以前其他有关食疗文献。该书十分重视水在保健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故收集水部的内容最多,共有750条,其中有全国各地名水37处、名泉650余处。
《救荒本草》由朱橚撰于1406年。全书收可食植物414种。记产地、形态、性味、有毒无毒、食用方法等,每种附有药图。
此外,还有《野菜谱》《野菜博录》等。
(3)炮制类本草 主要有《炮制大法》,缪希雍撰于1622年。该书载药439种,转录《证类本草》“雷公曰”172条。增补后世一些制药法,对药材真伪优劣,畏恶宜忌,煎药、成药运用也有论述。
(4)地方本草类 主要有《滇南本草》,作者兰茂,成书于1436~1449年。书中所载药物主要为云南嵩明杨林山和滇池流域的草药和民族药。本书流传不广,经明、清两代医药家的传抄增补,今存诸本差别较大,收药26~458种。其中务本堂本收药最多,达458种(详见第九章第五节)。
(二)明代本草特色
1.本草发展不平衡 明代从1368到1644年,共计276年,其中前200年本草著述不过40余种,发展慢,水平较低;后76年,著述梳理多,水平高。而且诸家本草不局限于摘录前人论说,更多地阐述当时的用药经验。
2.综合性本草成就大 在综合性本草中,以《本草纲目》最突出。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很广,不仅是一部最完备的药物学巨著,也是一部博物学著作。
3.本草附图很多 有的为墨线图,如《本草纲目》;有的为彩色图,如《本草品汇精要》;有的图转绘自《证类本草》,有的是自绘。其中《救荒本草》《本草原始》刻图较精。
七、清代本草概况及特色
(一)清代本草概况
1.综合性本草 清代大型综合性本草少见,仅有续编工作,即《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初稿成于1765年。历时38年才完成全部书稿,属《本草纲目》拾遗之作,相当于《本草纲目》的续编。共10卷。收录新增药物716种,与《本草纲目》相同者205种,共计921种。该书是清代记载草药、新药最多的一本,也是本草问世以来增药数目之冠。所收大量民间医方,简便有验,并保存了不少业已散失的方药书籍内容,是珍贵的文献资料(详见第六章)。
2.节纂本草类 清代本草有400多部,在内容上,除少数专门性本草,如《植物名实图考》,以及少数地方性本草有新见外,绝大部分本草的内容,均未能超越《本草纲目》,所以清代很多医家学习《本草纲目》,多数是摘录并编辑成书。其内容比《本草纲目》简单,收载药数少,以常用药为主,重点节录性味、主治、功用及发明、附方等项下内容,很切合临床应用。如刘若金《本草述》、郭佩兰《本草汇》、汪昂《本草备要》、严洁等《得配本草》、黄宫绣《本草求真》等,都是有名的节要本草,内容精炼,适合临床应用。
3.歌赋本草类 歌赋类本草部头小,收载药数少,都是常用药,其内容精炼,文句押韵,易于背诵,学术水平虽不高,但普及性强,适合初学用。如何岩《药性赋》、张秉成《本草便读》、黄钰《本经便读》等,都是歌赋类本草。
4.辑复《神农本草经》类 清代因文化禁锢,很多知识分子转向古籍经书的考证。清代辑复《神农本草经》,都是在研究经书余暇做的。清代辑成的《神农本草经》,如:①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成于1799年;②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成于1844年;③黄奭辑《神农本草经》(此书全抄二孙辑本),成于1865年;③王闿运辑《神农本草经》,成于1885年;④姜国伊辑《神农本草经》,成于1892年。
5.注解《神农本草经》类 清代注解《神农本草经》,侧重药物作用机制解释,但说理多用五行生克、取类比象。如张隐庵《本草崇原》、张璐《本经逢原》、姚球《本草经解》(托名叶天士撰)、邹澍《本经疏证》、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
6.节纂改编《本草纲目》类 清代节纂改编《本草纲目》的书最多,如《本草纲目必读》《本草择要纲目》《读本草纲目摘录》《本草纲目易知录》及《法古录》。清代几乎所有临床应用的本草,都是摘取《本草纲目》常用药及其精要内容改编而成。
7.药材真伪鉴别类 清代药物鉴别多附在本草书中,单独成书者较少。如《伪药条辨》,清末郑肖岩撰。该书为郑氏行医识药的经验,对药材真伪、优劣鉴别论述较详,后为曹炳章增订出版。
8.图谱本草类 清代图谱本草多数是转录《本草纲目》药图,附在本草中。亦有少数是自绘插图,例如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刘善述《草木便方》等。
9.地方本草类 《草木便方》,刘善述撰于1870年,为四川地方本草;《生草药性备要》,何谏撰,是广东地方本草;《本草补》,墨西哥的石振铎撰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是较早的域外本草。
10.中西医结合本草 鸦片战争后,西方药学传入中国,对传统中药理论产生影响。一些人对中药的药理开始怀疑。例如清末陈周《药性论》对中药取类比象的说法提出异议,章穆《调疾饮食辨》对五色归五脏提出异议。《本草问答》乃唐宗海与张伯龙相互问答,撰于1893年,此书不讲临床药性,对中药药理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兼比较中西医的药物不同,其讨论仍以中药传统药理解释为主。
11.单味药专著类 对一些临床常用药物如人参、鹿茸、附子的药材规格、质量优劣、鉴别、销售、功效等详加论述,如《人参谱》,陆烜撰于1766年;《人参考》,唐秉钧撰于1778年;《人参图说》,郑昂撰,1802年刊;《参谱》,黄叔灿撰,1808年刊;《附子辨》,罗健亨撰。
(二)清代本草特色
清代本草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少六多”。“三少”,即大型综合性本草少,有新见的本草少,水平高的本草少。除少数本草(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外,多数本草质量不高,无新见。“六多”,指本草种类多、药物分类方法多,编写节纂改编的多,食物本草相互抄袭的多,注释联系五行生克多,临床和启蒙读物多。
1.药物分类方法多 清代药物分类有三品分类、自然属性分类、药性分类、经络分类、脏腑分类、脉象分类、病症分类等。按三品分类,如清代诸家所辑《神农本草经》,均按上、中、下三品分类;按自然属性分类,多是沿袭《本草纲目》分类,但排列次序互有出入,如郭佩兰《本草汇》、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等;按药性分类,即按寒、热、温、平等分类,如何岩《药性赋》;按药物作用分类,如黄宫绣《本草求真》,将药物按作用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7类,每类各分为若干子目;按经络分类,如姚澜《本草分经》,以十二经、命门、奇经为纲,类列诸药,各经之下分攻、补、散、和、寒、热六类。
2.相互改编多 清代对《本草纲目》节纂改编得最多。清代本草几乎都参阅过《本草纲目》。此外,还有对其他本草的改编。
(1)改编清代刘若金《本草述》 苏廷琬加以改编,易名《药义明辨》。张琦加以改编,易名《本草述录》。杨时泰将刘氏书予以节要,易名为《本草述钩元》。
(2)改编清代汪昂《本草备要》 吴仪洛将《本草备要》增订,易名为《本草从新》。叶桂将《本草从新》增加杂部内容,易名为《本草再新》。徐大椿将《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加以精减,易名为《药性切用》。
此外,清代李延昰改编明代贾九如《药品化义》,后世易名为《辨药指南》;尤乘改编李延昰版本,易名为《药品辨义》。凌奂改编吴古年《本草分队》,易名为《本草害利》。
3.临床和启蒙读物多 清代本草有400多部,其中普及性本草占一半,多数是将《本草纲目》节录成简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极为盛行。这些本草水平虽不高,但实用性大,特别对临床医家最适用。此外,清代歌赋类本草特别风行。因为歌赋类本草部头小,收载药数少,多是常用药,内容精炼,文句押韵,易于背诵,适合学徒及临床经验不多者应用。
总之,我国本草学,自汉代至清末,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在本草著作方面,代代相传,日益繁荣。古代本草著作的递嬗关系大致如下:《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在药物数量上,历代都有增加,从《神农本草经》,到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共发展到2608种。体例逐渐完善,资料与内容日趋丰富。纵观两千多年来本草学的发展,历代本草典籍构成了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先贤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