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整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1 国土空间整治的必要性

2.1.1.1 国土空间的价值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载体,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环境基础(郧文聚,2019)。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国土空间前提下实现自然安定和谐与资源供给安全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大挑战(汤怀志,2020)。国土空间不仅为国民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资源供给,而且还为国民从事各种活动提供了必需的场所和环境。我国国土空间包括了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473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土空间的内涵也不断地演绎和进化,而国土空间也被人们意识到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在地理要素上的表达。土地是国家之脉、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美丽的中国梦是以美丽的国土空间作为载体。国土空间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又是其构成要素与空间载体。因此,每一寸国土空间都应该被珍惜、被高质量利用(魏超,2019)。

2.1.1.2 国土空间利用形势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据统计,1978—2018年,我国GDP总量由3624.1亿元增加至900309.5亿元,平均增幅达31.99%。此外,40年间,我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由17.9%上升至59.58%,年均城镇化增长率为1.0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这种“速成”发展模式也引发了多种现实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承载负荷增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空间扩张无序、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首先,城镇空间无序扩张,建设用地需求与日俱增但利用粗放。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大约有15%~30%的存量建设用地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杨俊,2015);2000—2018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8%,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61%的增幅,我国城镇空间呈现“摊大饼”式扩张(杨俊等,2020;Xie等,2020)。同时,城镇空间利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其环境影响,工业废水、氮氧化物、粉尘、二氧化硫等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于雪等,2016;梁建飞等,2020)。其次,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城镇建设空间的持续扩张不断侵占蚕食大量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育空间,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过度使用或滥用导致了部分地区水质恶化、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严重。以上问题表明传统主要以国土空间资源的消耗、粗放利用来带动城镇化发展、经济增长的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杨斌,2021)。

2.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要求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EB/OL].(2018-05-20)[2020-03-0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000992.。面对快速城镇化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现实发展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精细化、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议题和行动纲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城乡空间“后增长”时期,城乡关系逐渐迈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土空间整治与作为调控国土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与提升国土空间魅力品质的重要支撑手段,不仅是解决新时期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与提升之间矛盾问题的理性应对和实现精明增长的理想途径,更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坚实举措(程功等,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