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9 17:30:31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国土空间整治的概念内涵
1.1 国土空间整治的基本概念
1.1.1 国土空间整治的背景
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整治历程回顾
1.1.3 国土空间整治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方向
1.2 国土空间整治的层次类型
1.2.1 国土空间整治管控体系: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应对
1.2.2 新时期国土空间整治分类
1.3 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
1.3.1 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发展
1.3.2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新要求
1.3.3 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空间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框架
1.3.4 小结
1.4 国土空间整治与国土空间规划
1.4.1 国土空间整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
1.4.2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土空间整治的转型态势
第2章 国土空间整治的理论基础
2.1 国土空间整治的理论逻辑
2.1.1 国土空间整治的必要性
2.1.2 国土空间整治的目标
2.1.3 国土空间整治的对象:满足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管制要求
2.1.4 国土空间整治的核心议题
2.2 国土空间整治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地理学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城市规划理论
2.2.5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
2.3 国土空间整治的国情依据
2.3.1 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2.3.2 国土空间总量丰富,但人均少
2.3.3 国土空间开发问题突出
2.3.4 国土空间面临严峻挑战
2.3.5 政策形势促进国土空间整治
2.4 国土空间整治重大战略回顾
2.4.1 1949—1978年
2.4.2 1979—1997年
2.4.3 1998—2017年
2.4.4 2017年至今
第3章 国土空间整治的技术方法
3.1 国土空间整治的技术体系与程序
3.1.1 国土空间整治的技术体系的转变
3.1.2 国土空间整治的技术体系框架
3.1.3 国土空间整治的实施程序
3.2 国土空间整治的调查评价与监测
3.2.1 国土空间整治调查评价
3.2.2 国土空间整治监测
3.3 国土空间整治的规划设计
3.3.1 国土空间整治战略定位
3.3.2 国土空间整治分区与重大项目布局
3.3.3 国土空间整治空间格局优化
3.3.4 国土空间整治规划的支撑措施
3.4 国土空间整治的工程技术
3.4.1 非农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工程技术
3.4.2 建设用地整备工程技术
3.4.3 污损土地土体重构工程技术
3.4.4 低标准土地提升工程技术
3.4.5 国土空间整治工程信息技术
3.5 国土空间整治的材料与设备
3.5.1 国土空间整治的材料
3.5.2 国土空间整治的设备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的国土整治
4.1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整体情况
4.1.1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基本概念与现状问题
4.1.2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意义与目的
4.1.3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基本原则
4.2 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类型与特征
4.2.1 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类型
4.2.2 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总体特征
4.2.3 矿山地质环境下的城镇空间发展与转型趋势
4.3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主要工作
4.3.1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规划设计
4.3.2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主要内容
4.3.3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方法
4.4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关键技术
4.4.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方法与技术
4.4.2 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4.5 矿山地质环境国土整治的典型案例
4.5.1 张家界现状概述
4.5.2 张家界国土用地整治
4.5.3 矿山环境生态修复
第5章 流域与湿地的国土整治
5.1 流域与湿地国土整治的整体情况
5.1.1 流域与湿地基本概念
5.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流域与湿地国土空间
5.1.3 流域地区国土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5.1.4 流域与湿地国土整治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5.2 流域城镇空间结构与整治历程
5.2.1 我国流域概况
5.2.2 流域城镇空间发展演化与治理进程
5.3 流域国土整治的规划设计
5.3.1 规划理论原则
5.3.2 流域国土整治规划设计框架
5.3.3 流域国土整治的重点内容
5.4 流域与湿地国土整治的新趋势与新制度
5.4.1 流域与湿地国土整治的新趋势
5.4.2 流域与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