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两封信
腾飞意识清醒的那一刻,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掀开盖在身上的薄被,半坐起身,伸手拿起空调遥控器,按下了开关。凉风徐徐吹来,拂过他的面庞,稍稍驱散了他身上的燥热。
此刻,他回想起梦中那令人心悸的场景,依然心有余悸。他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梦境能够影响现实,那么,一个可以随意更改的现实,还能称之为现实吗?
在腾飞的记忆中,现实并非如此。即便他有幸回到了当下,站在了新的人生起点,渴望创造崭新的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接受一个失控的、甚至糟糕的现实。如果他真的通过梦境改变了当下的现实,那么他所拥有的所有记忆,是否还会是真实的?这场令人心悸的噩梦,是否是历史记忆给予他的沉重警告?
腾飞无从得知,也不愿相信。他已经度过了小半辈子的平庸生活,心中积攒了太多无法挽回的遗憾。如果他的人生依旧平凡乏味,他又怎能甘心?可即便不甘心,他又能如何?
年少时,轻狂是常态。少年的性情是放肆的,甚至是狂妄的。与其说是青春无悔,不如说那时的他们懵懂无知。正因为懵懂,他们容易犯错,且不知悔改,于是留下了诸多遗憾。等到悔之晚矣时,早已无法弥补。
所幸天公作美,他得以回到当下。即便不是回到最初的起点,也足以让他心满意足。虽然初来乍到,心中不免忐忑,瞻前顾后,但在毅然决然地换了工作之后,他逐渐找回了自信。他相信,以这样的姿态,必定能创造出属于他的美好人生,也让未来的日子不再留有遗憾。
然而,命运仿佛在与他开玩笑,宛若晴空霹雳,突如其来的诱惑让他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正当他满怀激情,渴望改变时,那场噩梦却如冷水浇头,令他瞬间清醒,心生警惕。梦境中那股能够改变现实的神秘力量,他真的能够驾驭吗?他无从知晓。
腾飞沉默了许久,因睡眠不足,思绪纷繁,脑力过载,脑袋隐隐作痛。无奈之下,他重新躺回床上,暂时收敛心神。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自主地自嘲一笑。梦境能否改变现实的猜想,他尚且无法验证真假。能够有幸回到当下,并且有机会去创造新的生活,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竟还在异想天开?
心念至此,腾飞心中的妄念渐渐消散,对于梦境是否能改变现实也不再执着强求。随着身心彻底放松,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腾飞再次沉入了梦乡。
或许正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仿佛从悬崖边缘跌落,腾飞猛然惊醒。眼前依旧是一片漆黑。有了之前那番离奇的经历,他这次并未显得过于惊慌。等待中,他忍不住尝试活动身体,结果自然是毫无反应。他连最基本的身体感知都丧失了,又怎能支配自己的肢体?
没有感知的等待漫长而煎熬。腾飞仿佛被关进了一间漆黑的小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渐渐地,他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恨不得撕开喉咙大声喊叫。或许是受他情绪的影响,朦胧中,他的视野竟逐渐清晰起来。腾飞这才勉强压下内心的躁动。
……
少年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脑袋周围依旧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困意。待睡意稍稍散去,少年有些茫然地环顾了一下自己的房间,仿佛有什么杂音在耳边萦绕,搅得他心烦意乱。搜寻无果后,少年下了床,连被子也懒得整理,便径直出门洗漱。
今天的早餐是一碗泡面,他匆匆吃完,背起书包,踏上了上学的路。少年踩着早操音乐的前奏踏进教室,匆匆将书包丢在座位上,便随着同学们一起到教室外列队。待全班同学整队完毕,他作为领队,带领大家向操场走去。身为体育委员,每周一的晨操都由他负责领队。
然而,这一天却是他最厌烦上学的日子。因为领队需要站在队列最前方示范,一旦晨操动作出错或做得不到位,都会被老师看得一清二楚。好不容易熬过了晨操时间,少年在结束的音乐声中,将队伍带回了教室。
接下来是早读时间,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朗读课文。通常这个时候,语文老师陈老师会来教室巡视,查看大家的朗读情况。正当少年全神贯注地朗诵课文时,陈老师悄然走到他身边,轻轻在他书桌上放下了两封信。
察觉到动静,少年愣了一下,低头瞥了一眼信封,又抬头望向陈老师远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一丝迷茫。然而,他知道此刻并非查看信件的时机。少年捧起课本,继续朗诵课文。只是,心中惦记着那两封信,他已无法全神贯注。尽管如此,他仍不愿让陈老师失望,努力保持着专注的朗读。
所幸,半个小时的早读时间并不算长。待陈老师离开教室,朗读声渐渐停歇,少年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了那两封信。两封信的封面有些不同:一封只写了收件人的班级和姓名,竟未注明学校,甚至连邮票都未贴。少年心中疑惑,这封信是如何寄来的?另一封信则信息齐全,寄件人的学校、班级和姓名让少年的心跳骤然加快。
“镜石中学,初一七班,梁捷敏。”
字迹工整、干净,透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少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行字,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胸口仿佛有只小鹿在乱撞,几乎要跃出喉咙。
“是她!小敏给我写信了!”
少年心花怒放,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信中的内容并不多,讲述了一位少女入学时的所见所闻。结尾处,她提到这是两人之间的约定,并鼓励少年若有想分享的事情,也可以写信给她,与她一同分享。尽管信中的内容简短,甚至未写满一页纸,少年却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迟迟不舍得放下。他脸上洋溢的笑容,久久未曾散去。
至于另一封信,此刻已被他暂时遗忘在了角落。少年这番厚此薄彼的举动或许情有可原,毕竟少女是他暗恋已久的人。待他心中的雀跃稍稍平息,他才想起查看另一封信。与少女那封信相比,这封信的字迹稍显逊色,只能算得上工整。少年拆开信封,信中的内容表达了想与他交朋友的意愿。奇怪的是,信中并未提及寄信人的姓名,乍看之下,少年甚至无法判断写信者是男是女。
如此一来,少年对这封信的兴趣大减。他随手放下这封信,再次拿起小敏的信,反反复复地读着,脸上重新洋溢出浓浓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