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张顺手牵羊](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9/51083159/b_51083159.jpg)
第102章 陈封邀陈宫
12月26日,收到陈封来信的陈宫,也对信中提到的陈封之名,感到了疑惑和好奇。
他对于陈封的名字有些印象,最开始是他先前在陈留认识的一个年轻人,那人虽然是支脉出身,但却勤学苦读,在陈宫看来未来或许能有所成就。
第二次得知这个名字,是他在曹操口中听闻的。
那时的陈封,是曹操口中的友人,身负灭族之痛,正在寻求亲人的帮助,可以说是非常落魄了。
而这一次得知陈封这个名字,陈宫却讶然地发现,这个陈封,居然已经在张邈的眼皮子底下,有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这如何能不让陈宫感到惊愕。
怀揣着好奇,陈宫也收拾好行李,向着南方前去,要与陈封一会。
12月28日,陈宫骑着马,抵达了雍丘县地界。
在这里的政务长官乃是陈封先前拜访吴匡时,被吴匡交到陈封手下做事的吴懿。
此人父亲吴匡虽然是一位武人,但吴匡培养孩子却十分尽心尽力。
此时的吴懿虽然年轻,但其却也是饱读了不少书籍,不管是在兵法上,还是政务上都是头头是道。
在吴匡的推荐下,陈封也给了吴懿一个担任地方长官的机会,将雍丘县这个圉县北部的重要防守城市,暂时交给了吴懿来管理。
一个月下来,吴懿虽然在管理期间有一些小毛病,但总体无伤大雅,并没有闹出太大的麻烦。
雍丘城中也同样有一支部队驻防,其正是高顺新招募的三千部队,此时在雍丘城附近练兵。
当陈宫抵达雍丘城时,也一路上听说了不少传言。
而越是接近雍丘城,陈宫得到的消息也越是精确。
等陈宫进入雍丘城时,他才彻底得知,陈封居然已经与陈留太守张邈在雍丘城下正面交过了手。
不仅如此,陈封此时依然还是安然无恙,而张邈却陷入了与刘岱之间的苦战,可见陈封在与先前张邈的一战中恐怕是以获胜告终。
由于陈封提前令人传告了吴懿陈宫的消息,因此当陈宫进入城内不久后,在城门口交了路引,被城卫得知身份的陈宫,就立刻被吴懿亲自邀请到了县府之中进行做客。
吴懿也没有小瞧陈宫,而是用非常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陈宫,并提出派出部队护送陈宫前往圉县。
陈宫没有拒绝吴懿的好意,他也与吴懿交流了一会儿,从吴懿口中得到了不少关于陈封的情报。
从吴懿口中,陈封是一个年轻力壮,身体力行,为人谦虚,做事果敢的主公。
陈宫也从吴懿的口中,确认了先前战斗之中,陈封军大获全胜的结果。
一时间陈宫对陈封也是愈发感兴趣了起来,尤其是吴懿提到陈封有计划讨伐董卓的时候,陈宫更是起了非同一般的兴致。
于是,陈宫在雍丘城中休息一天后,便与吴懿派出的护卫一同离开了雍丘城,前往圉县。
……
一路上,陈宫也没有着急赶路,而是与路上见到的一些行人和百姓们进行交流,确保他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陈封。
一路走走停停,陈宫最终在下午申时,才抵达了圉县县城。
陈封自然也是提前得到了陈宫前来的消息,也抽出时间,在圉县县城中等待着陈宫到来。
当陈宫抵达时,陈封也是亲自出城迎接,将陈宫接入了城内的府邸之中。
在见到陈封时,陈宫也是愣了一会儿神。
他确实能从眼前之人的脸上找到自己以前见过的那个年轻人的影子,但陈封的气质却与他记忆中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数年之前陈宫与陈封在平丘县县城相见时,那时的陈封看起来很是自卑,但却依然能鼓着勇气迎上前来请教他一些问题。
而眼前的陈封,看起来却无疑要强势了不止一筹,再加上陈封这段时间内对许多事情做出了关键的决定,也有了不少上位者的气势,让陈宫都不由得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一番怀疑。
陈封则对陈宫并不熟悉,他对这个名字只知道一些具体事迹,以及影视剧出现的固有形象。
不过,此时陈宫看起来却要比荀攸还要成熟不少,可见对方年龄也已经不小了。
二人在前往府邸的途中交谈了一番,期间陈封也解释了一下自己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的原因,并说起了一些往事来寻求陈宫的信任。
比如陈家灭族,他与陈利前往洛阳,并遭遇了病痛与匪徒之事。
得知陈封先前的遭遇后,陈宫的心中也不由得理解了不少。
遭遇了如此大的变故,没有改变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随后的时间里,陈封也和陈宫说起了他在洛阳,和后续讨董联盟的往事。
一番交谈之下,陈宫也对陈封的经历感慨颇多,并对陈封帮助曹操刺杀董卓之事很是赞赏。
可别忘了,曹操行刺失败能逃走也只是小概率事件。
这天下刺杀董卓的士人和武人多了去了,但能逃得一命,并能让人叫得出名字的,也就只有曹操一人。
如果曹操被董卓生擒的话,陈封和王允届时就会被城内的董卓直接抓捕,其结局怕是惨不忍睹。
除去刺杀之事外,陈宫对于陈封参与讨董联盟之事,却并不太感兴趣。
他似乎对讨董联盟最终无法成事早有预料,听闻最后洛阳附近的大军内讧而最终分道扬镳,陈宫也只是长叹一声,表达了他的遗憾。
聊完讨董之事,陈封也开始谈起了自己在圉县的规划。
陈宫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听陈封的陈述。
待陈封介绍完一些基本情况后,陈宫在坐起身子来,对陈封凝重地询问道:
“伯贤,你的才干与最近的表现,都足以称得上是优秀。”
“但我只想问你一句,你在这圉县之中,收服蔡家,打退张邈,广招文人武将,并迅速扩军,为的究竟是什么?”
陈封也坐直身子,沉默了一会儿,才道:
“公台先生,你是想听真话呢,还是想听假话呢?”
陈宫闻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
“你且将二者都说一番,真真假假谁又能分得清呢。”
陈封于是也开始阐述起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本意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假话嘛,自然是匡扶社稷,挽救大汉江山,除去董卓,然后让汉家天子重登大宝,让天下安宁。”
陈宫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样的话语很是高大上,这天下诸侯,只要他们还需要脸皮,都会说出这番话。
在汉家天子依然存在之时,没有人想要成为枪打出头鸟的叛逆份子。
在原历史线上,袁术因为自己的傲慢自大,仅仅凭借着传国玉玺就敢妄自称帝。
这般举动让他顿时成了天下人的公敌,即使袁术本人有着不俗的势力,还有着袁绍这隐性的盟友,袁术最终依然是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
而眼前的陈封却说这是假话,这让陈宫也有些错愕。
但陈宫很快便明白,眼前之人接下来的话语,怕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真话嘛,也很简单。自从叔父陈利当年被这乱世害死之时,我就立下了目标。目标也很简单,其一为自保,其二为扬名立万,光宗耀祖。最后的最后,我才想着平定这天下乱世,让天下安定。”
这般话语很显示,也彰显出陈封自己的志向。
但陈宫却从这段话中感到了一股古怪的不对,让他有些不解,也有些疑惑。
良久之后,陈宫才意识到了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