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8章 针锋相对的内阁会议
大金京师,随着一封封来自于南方的捷报,以及北方的军情,这一座偌大的城市在短短时间内再度稳定,变得愈发繁荣。
从江南源源不断运输而来的货物不仅仅是运输到辽东也会将一部分将货物运输到黄河口上,或是直接在天津卫登陆。
南来北往的货物装卸之后,京师的商贸自然繁荣,吸引更多小商人在其中买卖。
不过这些日子除了润物细无声的海量货物涌入京师之外,更多的是一封封捷报。大金文官武将最是喜欢听好消息的,他们巴不得每日朝廷送来的书信都是捷报。
但每一日的等待,到头来结果却似乎没什么变化,都是坏消息。
人心惶惶下,粮价不断走高,街市不如之前繁华。老百姓本就没钱,现在屯粮,自然没办法进行更多的消费。
好在捷报冲撒了京师的恐慌,西南总督林耀祖也成为百姓最爱议论的人。街巷上的平头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出身贫寒的大金官员,这些人代表了另外一种大金的主旋律。
即奋斗之后就会成功,老天爷会眷顾努力生活的人。
毕竟从家奴爬到了大金的从二品官员,西南总督,西南巡抚,兵部左侍郎,以及文渊阁大学士,这些身份每一个都是百姓津津乐道的,他们着实喜欢林耀祖这样的英雄少年。
就连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人物,当皇帝他们是没办法当的,但不当皇帝的话,那就只能将林耀祖当作是他们的偶像。
不过跟民间一水的称赞不一样的是,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对林耀祖的态度却是泾渭分明,喜欢他的人自然是喜欢到了骨子里面,不喜欢他的人,对其恨之入骨。
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林耀祖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也培养起来一批新的利益既得者。
从湖广送来的奏章每日都有数十封,这些奏章从各个角度描绘正在湖广发生的战争,以及土地,土司问题。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问题都足以让朝堂争吵半个月,但在现实当中,这些问题却没有影响太多人,便直接执行了。
林耀祖的恐怖执行力跟他的恐怖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彰显出来,让大金上下许多人的脸色都不好。支持林耀祖的人自然吹捧林耀祖的功劳,反对林耀祖的人则是以林耀祖擅自在湖广改革,以及行巡抚事务为理由,狠狠怒斥林耀祖。
这些争吵声最终汇拢到了太子手中,他现在监国,手中的权力不大不小,虽然不是笼子鸟,但政令却无法离开京师。
对林耀祖,太子又爱又恨,他自然是欣赏少年英才的,但问题在于,林耀祖这样的少年英才无法为自己所用,人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于林耀祖的自我考量。
这让太子对林耀祖的好感始终无法提升,但他又知道林耀祖的权力固然很大,但在大金,能够掣肘他的人不少。而且林耀祖这样的文官根本无法威胁到自己。
他可以换一百个太子,但却没办法灭掉大金。
别人可以给林耀祖的东西,自己也可以给林耀祖,林耀祖这样的人自己必须抓在手中。
就像张先生说的那样,林耀祖在湖广做的事情固然有私心,但这些改变对大金来说都有好处。有好处,自然不用担心自己利益受损。
反而林耀祖跟湖广,跟楚党斗得越狠,越需要自己帮忙为士绅说话。
皇权高高在上,一直都是仲裁者,而非是交战的某一方。
只有这样,皇权才能持续下去,人人都需要一个仲裁者,而非是一个君父。
于是,再又一次的内阁会议当中,太子当着六部官员道:“湖广的事务送到京师太遥远,若是什么都要朝廷做出决断,需要的时间太久太久。不如让林总督负责湖广战事,以及对土司的招抚权限。”
太子没敢给林耀祖湖广巡抚的官职,那是实权官职,不能随便给人。但她却觉得林耀祖做的不错,短期利益很重要,但长期利益更重要。他不介意多等一段时间,让湖广彻底平静。等到自己加冕称帝,到时候湖广数十年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
眼下的叛乱,本质上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是自己父皇搞出来的事情。
但对朝臣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吏部左侍郎潘元浪第一个反对:“殿下,臣潘元浪有本启奏。”
潘元浪缓缓走出队列,拱手道:“西南土司一直对我大金颇为忠心,此番许多卷入其中的土司,以往都跟随我大金军队镇压西南,有诸多功劳。今日他们愿意拨乱反正,但林总督坐镇西南,不允许湖广土司归降,要将这些土司改土归流。”
“臣不明白,为什么林总督非要在这个时候逼迫这些土司作乱,他若是真的为我大金着想的话,就应该让我大金多一些时间休养生息,等到钱粮充沛之后,再度改土归流,现在战争愈演愈烈,波及甚广,西南土司叛乱还是万万不要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潘元浪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在场的大小官员不用问就知道潘元浪针对的是谁,是谁再借着这场战争谋取私利。
不过这种话,他们不敢明说,只是装聋作哑。
倒是吏部尚书张廷恩忽的开口:“殿下,臣张廷恩曾经听闻湖广土司跟湖广官员联系紧密,甚至常德府失陷,都是有人里应外合,此事应该让林总督严查一番。”
“???”
听到这话,在场的一众官员不寒而栗。他们在针对林耀祖,知道自己针对林耀祖也没什么用。人家林耀祖根本不跟自己玩儿。
朝廷也不会可能因为一两个人不满林耀祖,就问罪林耀祖。
但严查有人卖国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万一真被查到了,那就会死很多人!
偏偏楚党,乃至于大金官员都不敢反对此事。甭管官员私底下是否男盗女娼,但再官面上,他们却要维护大金的利益。
常德府失陷对大金而言是啪啪打脸,朝野上下也大多知道常德府的陷落有问题,但再内阁会议上面,却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殿下,此事事关重大,我大金不能不查,还请殿下下令,彻查此事,将相关之人尽数严惩!不然各地百姓效仿,西南必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