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9章 一起请辞
吏部尚书张廷恩平常并不喜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但事关自己的利益,他也知道湖广有大问题。这个时候有人想要掀桌子,那与其让人掀桌子,不如自己先掀桌子。
定远侯宋襄已经洗白,人家现在正在去四川的路上,有一明一暗两个人支持,根本不哟看那个担心宋襄出事。
但楚党以及湖广的官员大多数都无法逃过这一轮彻查。
所谓彻查,就是没事也要查出一点问题,若是牵扯其中,那更是要丢官!
相对于腐败,投敌卖国,那是另外一码事,更遭人嫉恨。
说到底,大金官员没良心,但他们也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有些事情就算是做了,只要没人追究就不会有事。有些事情做了哪怕是有人追究,也不是什么大事。眼下大金谁都可以贪墨,但投敌卖国一旦被人知晓,立马会成为众矢之的。
说到底官员们也担心自己被人卖了。
他们纵然不是什么好人,却也不想投敌卖国,更不想把自己变成亡国奴。
他们在大金的舒适区当中十年如一日的混日子,生活过得其实很不错。尤其是现在大金中央愈发弱势,官员手中的权力实际上是在不断增加。
皇权衰落跟士大夫的权力增加时成正比的。
这也是现在张廷恩掀桌子,无数人色变的根本原因,他们根本没想到张廷恩会在这个时候乱来,顿时连话都说不出来。
反倒是太子心中思忖,再思索此事是否能够做好。太子青涩,但他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有利。
“张大人所言甚是,湖广乃至于西南现在我大金好不容易占据上风,自然应该彻查一些事情。本太子不信有些城池会被土司攻陷,被土司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攻陷!”
太子从善如流,既然有人愿意跳出来做事,他自然是乐意躲藏在黑暗当中,看着下面的人争斗。楚党也好,林耀祖张廷恩也罢,只要这些人争斗对自己有好处,他就会纵容。
眼下大金朝堂上下权力最大,威望最高的人便是林耀祖这一个实权派,此人若是能够肃清湖广,那自己也能想办法安插一些官员再湖广以及西南,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
而位于朝堂上面,一言不发的宰相也在盘算类似的事情。
可谓是洪洞县内无好人,有了一个人落井下石,现在就有是个人,一百个人落井下石。
楚党此刻在朝堂上面的弱势彰显,六部尚书宰相,乃至于监国的太子,就没有一个人站在楚党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
尤其是被潘元浪敬重的老师宰相李若甫的态度更是让潘元浪心寒——原来我不是你的接班人!
潘元浪自然知道李若甫对林耀祖的偏爱,也知道那不只是偏爱,更是某种意义上的托孤。
但这种小事他自然不会在意,反而会心中怨恨。毕竟政治向来是师徒相传,自己作为李若甫的衣钵传人,李若甫不信自己,反而要相信一个外人,他如何满意?
现在老师更是一言不发,直叫他心寒。
潘元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内阁会议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现在宰相府里面的。在茶房当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意。
过往十数年,自己什么时候再茶房当中等待老师接见过?
自己跟老师的关系,怎么就忽然就生疏了?他不理解,不明白。
好在李若甫并未让潘元浪等待多久,便出现在茶房当中。
“学生拜见老师。”
纵然不满,潘元浪始终执学生礼。
“这些日子倒是辛苦你了。”
李若甫没有接茬,而是叹了口气:“我大金现在乱作一团,咱们这些人再其中好似暴风雨当中的小船,摇摇晃晃,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倾覆。为师明白你的心思,也知道你志向远大,是为师挡了你的路。”
李若甫的话让潘元浪猛地抬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老师宰相李若甫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是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会言明的话。
宰相李若甫太老了,担任宰相的时间太长了。对一心想要进步的年轻人来说,宰相李若甫就是挡路的人。哪怕是李若甫的学生们,他们也对老师一直执政,不肯放权有些不满。
不过现在面对老师李若甫,潘元浪还得装:“老师多虑了,您是我大金的定心石,朝野上下谁不知道若非是老师您还在,这大金只会更乱。何况眼下局势都是意外,跟老师毫无关系。”
“怎么就跟我没关系了?”李若甫仍旧是叹气:“我这一把老骨头早就该退了,若非是陛下挽留,大金还需要我这老家伙,我早就走了。不过现在也不迟,现在请辞的话,太子殿下应该会答应!”
“嘶!”
潘元浪无法平静了,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担心自己老师李若甫撂挑子走人,哪怕人家只是试探自己的态度,自己也不能说不。
因为湖广的事情彻查下去,倒霉的人不知凡几,到时候自己能否安然无恙看的不是湖广,而是有没有老师庇护自己。
这才是他来拜访老师李若甫的根本原因。
“老师莫要开玩笑了,是学生不该卷入朝堂当中,丢了老师脸面。但老师年轻力壮,还能为我大金操劳数十年,您可千万不能退下来。”
对潘元浪的话,宰相李若甫是一个字都不信,自己的弟子翅膀硬了,想要更进一步很正常。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将自己当作是垫脚石,想要踩着自己往上爬。
即便是叛逆如林耀祖,此人改革一事得罪天下人,但却没有道德上面的问题。纵然有人想要骂林耀祖品德有问题,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但自己的弟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盯着自己的位置,品行能力皆有,但有几分是真的几分是假的,李若甫此刻却是看不清楚了,他只觉得这些人模糊的很。
这些年少时和蔼可亲的弟子,现在也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可李若甫始终没有怪罪这些人,他知道这些年轻人,自己的弟子们有理想有抱负,他们对自己有恶意,但更多的是想要贯彻自己的理想。
政治上没有对错,只有利益。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自然要大力赞扬,没有好处的事情自然要反驳,驳斥。
“行了,若是湖广的事情跟你有关系,现在就跟为师一起请辞吧。”
宰相李若甫幽幽的看向自己学生,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但一直不说,纯粹是等着事情发酵。自己的学生自己不能收始,反而要帮他们善后。
不过善后并非是没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