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能说分明
“一内涵二”变动不居,话还没有说完,已经又有所改变。说的人常常赶不上情况的变动,觉得很倒霉。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明暗、显隐、是非、善恶两面,说正时别人以反面相指责,说明时他人拿暗的一面相责询。
一个人既无法同一时间内正反、明暗、是非、阴阳等相列并举,那么有意反击的人随时都有机会提出相反的论点。说得愈分明,留下的疑点愈多,别人攻击起来愈容易。于是聪明的人,话只说三分,留下许多“活扣”。
由于不说分明的人往往比较占便宜,说分明而吃亏的人,更加不满,纷纷指责不说分明的不是。在现代一片“一切说分明”的潮流中,不能说分明,经常被指为重大缺失之一,至少被看成缺乏诚意,如图7-4所示。

图7-4 不能说分明
例如,法师问听懂了没有,回答听懂的人受到法师的当头棒喝;回答没有听懂的人也受到当头棒喝;唯有笑而不答的人最占便宜,没有挨打。请问:挨棒喝的人能服气吗?
听到相反意见时,心里想我只说一半,还有一半正好是与这些相反的意见,因此我们的意见并没有不同,却引起人家的怀疑:为什么明明相反,不肯承认,还要说成相同?
例如,许多人痛恨隐瞒,一旦轮到自己时,由于切身利害关系,仍然一副隐瞒作风,这便是“一内涵二”的哲学所引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