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需求与愿景(精装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0/53286330/b_53286330.jpg)
1.2.2 第二代移动通信
随着对业务容量、通信质量和保密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逐步演进到数字调制的2G 时代。2G 时代出现的两大主流标准体系分别为ETSI提出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和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窄带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技术。
其中,GSM于1992年开始在欧洲商用,随着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成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具有接口开放、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其强大的联网能力可实现国际漫游业务,并支持用户识别卡,真正实现了个人移动性和终端移动性。
GSM网络架构分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网络交换子系统(Network Switching Subsystem,NSS)等部分。其中M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及处理;BSS属于接入网部分,由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两部分构成。NSS是核心网部分,主要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er, 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本地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鉴权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AUC)、设备识别寄存器(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EIR)以及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等功能实体组成,如图1-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31C0/31751284303442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23-0002.jpg?sign=1739515406-VQciDRkZY8eMoO4cMZka8V12PGVAMWuH-0-a944c9700d1684226873fddaa5f66b0d)
图1-1 GSM的网络架构
此外,还有主要负责网络监视、状态报告及故障诊断等功能的操作管理系统(Operations Management System,OMS)。
窄带CDMA,也称为cdma One、IS-95等,其网络架构和GSM类似。CDMA技术具有覆盖好、容量大、语音质量好、辐射小等优点,但由于窄带CDMA技术成熟较晚、标准化程度较低,在全球的市场规模不如GSM。
2G 时代里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标准:个人便携式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PHS),由日本研制。PHS后来被引入中国部署,称为小灵通。
最初2G系统主要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并不支持数据业务。为此,在GSM原有系统上,引入了支持分组业务的分组域功能实体,形成了支持分组交换业务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网络,又称为2.5G,其网络架构如图1-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31C0/31751284303442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24-0003.jpg?sign=1739515406-hQMMk9UjpHgxMasm1gsYEenO1PfugMaS-0-9fe74baf2c366d3547dd4ecf7f800d02)
图1-2 GPRS网络架构
具体地,GPRS的BSS在BSC基础上增加了分组控制单元(Packet Control Unit, PCU),用以提供分组交换通道,在NSS中增加了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和GPRS网关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其功能与MSC和GMSC一致,只不过处理的是分组业务。GPRS的理论峰值速率为171.2 kbit/s。
与1G 相比,2G具有通话质量高、频谱利用率高和系统容量大等优点,并改善了系统的保密性,可以实现国际漫游等功能。但由于2G 采用不同的制式,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且对定时和同步精度的要求较高,系统带宽有限,无法承载较高数据速率的移动多媒体业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