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路
佘双好
质量问题是课程教学永恒的主题,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领域,人们形成明确的质量意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实施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质量提升问题逐渐受到重视。2017年是教育部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年,在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中的重要任务摆在质量提升工程的首位。另外,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教学质量评价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既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也是新时代课程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然而,如何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说清楚的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一门单一课程,而是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的评价存在着差异性;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教师个体课堂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等社会因素,存在着课堂外的干扰因素;第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包括及时评价,而且还涉及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一生发展中的作用的长期评价;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显性评价,而且还存在着十分复杂的隐性评价问题;第五,从评价主体来看,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存在着明显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可重复性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需要进行理论构建、现状评估,找准质量评价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