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家人

晚上八点,天色渐渐黑下来。

李卫东站在村口,向着远处张望,一开始还沉得住气,越等越没底。

他来回踱着步子,心里有些打鼓,“都这么晚了,咋还不出来,可别出什么事。”

北面隐隐有一道亮光,沿着土路由远及近。

“突突……”一阵马达声响起。

李卫东松了一口气,整个村子就这一台拖拉机,错不了。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李卫东也看不太清,等拖拉机开到近前,喊道,“老二,是你们吗?”

李哲停下拖拉机,“哥,你咋在这等着?”

“这么晚了不回来,俺能不担心吗?”

“京城说是离咱这近,真走起来时间就长了,上车,我拉你回去。”

李卫东爬上拖拉机,这才看清车斗里是空的,“爹,剩下的玉米呢?”

老李笑着说,“都卖了,一个也没剩。”

“一亩地的玉米都卖了?真的假的?”李卫东有些不相信。

“骗你干啥,不信你问柱子。”

“嘿嘿,卫东哥,真的都卖了。可惜你今个没去,没见到咱的玉米有多受欢迎。”

“卖了多少钱?”

老李扬起下巴,“你猜?”

“爹,咋还卖起关子来了。”李卫东看父亲心情不错,知道应该是卖的不差,大胆的说,“100。”李卫东说完,又自我否定,“不对不对,这还有租车费呢。咋也得卖120吧。”

老李有些得意,这金额差的大了,“行了,别猜了,你也猜不着,回去再说。”

拖拉机噪音大,李卫东也没再问,他觉得具体数猜不准,上下也差不了20,真能卖140也不少了,没白折腾。

李家老宅。

王秀英正纳鞋底呢,听见外头突突响,鞋底子往炕上一撂就往外跑。

见到拖拉机稳稳停在门口,长舒了一口气,自从爷俩开拖拉机去了京城,她这心里就一直悬着。

“爹,你们先下去,我把拖拉机送回大队。”

王秀英说道,“快拉倒吧,也不看几点了,会计室早锁门了,先搁家,明个儿早起再还。”

“那也成。”李哲往后倒了倒车,调转车头开进了院子里。

王秀英对着丈夫问道,“咋这么晚才回来?没出啥事吧?”

老李头掸着身上沾的玉米须,“没事,我们卖完玉米都五点了,就是路不熟,耽搁了点时间。”

王秀英探头往车里瞅,“玉米都卖完了?”

“卖完了,他娘,你猜卖了多少钱?”

王秀英等了这么久,心里本就不舒坦,哪有心思跟他打哑谜,“甭废话,到底卖了多少?”

“224。”

“多少?”王秀英有些不敢相信。

“二百二十四块钱。”

王秀英惊喜道,“娘嘞,咋卖这么多!你没骗俺吧。”

“骗你干啥?一穗玉米卖六分钱,你自己算?”

“钱在哪呢?我数数。”

老李看向了二儿子。

“娘,别急,先进屋再说。”

玉米是父母种的,李哲并不打算要这些钱,可卖玉米是他的主意,局是他组的,摊子是他支的,谁干了多少活,他都看在眼里,赚的钱也得由他分。

“对对对,饭都做好了,我去热上。老大,先给他们弄点绿豆汤解渴。柱子,跟在自家一样,可不许见外。”

“好嘞大娘。”

李哲三人简单洗漱,坐在堂屋喝了碗绿豆汤,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李哲将背包放到桌子上,掏出了一把票子。

“这次卖玉米总共赚了224,其中20元租车费和3元摊位费、5毛卫生管理费是我垫的,扣除后还剩下200.5元;接下来是每个人的人工费,我15元,柱子10元,爸10元,大哥5元,娘和嫂子在家做饭,一人一块。大家有意见吗?”

赵铁柱说道,“哲哥,是不是给的工费太高了?我就是赶一天车也挣不了这么多。”

李哲说道,“在场的都不是外人,自从我有建大棚的想法,你们没少出力,都是免费帮我干活,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现在赚钱了,我也不能都放自己兜里,给你们就拿着,多少就这么些了。等以后蔬菜大棚赚钱了,不光有工资,每月还有奖金。”

李卫东笑道,“柱子,你就收着吧,你要不收,我也不好拿。”

看到大家都没意见,李哲开始分钱,每个人出力不同,分到的钱也不一样,剩下的钱他给了老李。

老李刚笑呵呵的接过钱,还没捂热乎,就被老婆一把抢过去,数了起来。

王秀英笑的合不拢嘴,连着数了两遍,微微皱眉,“老二,这钱数好像不对呀,怎么才153.5,不是应该158.5吗?”

“回来的时候,在市场里买了二斤熏猪头肉。”

“瞧我这记性,咋把这事忘了,我去把肉切了,给你们当下酒菜。”王秀英今天格外好说话,直接揽在自己身上。

老李一听这话,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钻进屋把李哲前个买的散酒拿出来,笑道,“今天咱们忙了一天,都喝两杯,解解乏。”

倒酒这活本是小辈该干的,但只要在家喝酒,老李都不容旁人沾手,他摆上五个杯子,菜还没上,先倒了五杯酒。

煮花生、黄瓜拌猪头肉、小葱拌豆腐、拌豆角、炒丝瓜、香椿炒鸡蛋。

小丫头已经提前吃过晚饭,王秀英没再让她上桌,给她盛了猪头肉和香椿炒鸡蛋在东屋吃,小丫头一见到猪头肉,眼睛都冒光,顾不上拿筷子,抓起猪头肉塞进嘴里,“香,这肉真香!”

“慢点吃,别噎着。”王秀英拿了一双筷子递给女儿。

“娘,你也吃。”小丫头夹起一块肥嘟嘟的猪头肉,递给王秀英。

“你自己吃吧,这些都是你的,娘去外面吃。”王秀英摸摸女儿的头,出了东屋。

屋外,碗筷已经摆放好,众人围坐在一起。

老李端起酒杯,招呼道,“来,今儿个卖玉米赚钱了,咱们干一杯。”

“干杯。”

王秀英也喝了一口,她也不想当扫兴的人,只是家里以前的条件不允许,能赚钱,谁不想吃香喝辣,“柱子,动筷子。”

王秀英扭头望着李哲,“老二,跟俺说说,你们今儿个是咋卖的?”

“是呀,老二,快说说。”李卫东也好奇,他真后悔自己没去,要不然也能拿十块钱的工资,媳妇还不得高兴坏了。

李哲不紧不慢的夹起一块香椿炒鸡蛋放进嘴里,有些年没吃了,这道菜不爱吃的人觉得苦,喜欢吃的人吃不够。

李哲放下筷子,说了进城卖菜的经过。

李卫东一拍大腿,“我要是去就好了,到时候我和柱子去东单菜市场卖,还用得着低价卖给那些菜贩子。”

李哲说道,“你去也没用,东单菜市场也要摊位费,咱自己去卖,也不见得比批发给人家赚得多;人家菜贩子在东单菜市场也有摊位,挣的就是这个差价。”

“老二,明天卖玉米,带着我一块去呗。”

李哲放下筷子,“玉米都卖完了,还去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