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零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产业融合:AI助力零售业与制造业相互参与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一大浪潮,零售业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融合现象,是实现精准零售的一大趋势,其中制造商涉足零售领域、零售商参与生产过程,这种上下游的融合最为常见。从零售业角度来说,精准零售客观要求零售商参与到制造商的生产过程中来,根据自己在零售一线所了解到的顾客需求,在参与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创新性定制,这样才能打通生产和市场各环节,实现真正的产业融合与精准零售。

1.AI助力零售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

零售业和制造业是两个关联度极高的行业,零售业的产品是制造业生产的,制造业需要零售业销售自己的产品,可见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同样制造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零售业。而当产业发展遭遇瓶颈时,二者开始在产业的边界处寻找竞争优势,进行产业融合,挖掘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的政策支持、市场环境许可、大数据优势等众多因素之下,多家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利用AI等新技术进行跨界布局,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实体零售方面,在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中获得全渠道第一名的零售业“巨无霸”苏宁跨界制造业,其背后卓有成效的AI技术建设就是证明。在苏宁看来,AI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起始点,会给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为零售产业带来创新的机遇与动能。基于这一点,苏宁一直致力于与AI这样的前沿智慧科技进行融合,他们通过货物、消费者、门店零售这三个方向的不同的AI升级,形成了智慧零售业的先决形态。苏宁在2018年全年已经累计开设了各类智慧门店数量已达1.1万家,计划在2019年新开1.5万家新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宁将建设强大的中台系统,全面利用AI技术,着重打造采购、运营、服务、风控4个智能引擎,最终打造一个支撑智慧零售持续发展的大中台体系,即“智慧零售CPU”,对内对外实现资源能力的充分共享、小团队灵活运作,减少对人的依赖,提供智能化、统一化的资源和风险管理,从而进一步强化能力输出、优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当零售商在无人零售领域“跑马圈地”时,传统制造企业也在零售领域积极寻求转型之机。例如:美的洗碗机在天猫大数据的赋能下,设计增加了烘干、储存、智能化等用户大爱的功能,一举打破了多年未曾打开的局面;海尔依靠零售渠道反馈的数据,发现用户需求强烈的大容量洗衣机市场一片空白,便在行业率先推出10公斤大容量变频滚筒洗衣机,一经上市,被用户一抢而空;星星冷链推出的智能无人售货柜产品,将场景化作为切入点,从技术到产品再到服务,提供全场景支持,从而加快自己进军无人零售之路。由此可见,零售业也在驱动制造业进入中国品牌快车道!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零售企业参与制造企业的业务,就会出现新型业态;而制造企业涉足零售业务,其服务化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未来,这种产业融合的景象值得期待!

2.零售商参与智能制造,让品牌受益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品牌影响力决定企业生命力。而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在参与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新技术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将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现实中,一些聪明的零售商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新技术来生产产品,打造品牌。耐克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著名的品牌零售商,耐克早在2013年就参与了制造业创业公司Grabit的300万美元的A轮投资。Grabit公司使用电附着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的机器人,能够用静电来造鞋,目前耐克已经在几家制造工厂里部署了Grabit公司的机器人,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运动鞋鞋面的制作为例,运动鞋的鞋面部分是最耗费人力的,因为鞋面与人的脚面紧密贴合,为了保证穿着时候的舒适度,要求材料十分柔软。如果人工完成鞋面制作的整个过程的话,一般需要10~20分钟,以8小时工时计算,一个工人控制一个机器可以制造300~600双鞋。这些机器人只需50~70秒就能完成一个鞋面,工作人员的效率可以提升20倍。

耐克的实践证明,自动化将会改变服装制造业的传统表现,这无疑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自身品牌现象,增强企业的生命力。这种创新解决方案的出现,表明品牌零售商参与智能制造是一条可行之路。人工智能是品牌零售商打造品牌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