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临证发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凌序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医学典籍。它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华夏先民在同疾病斗争中积累之医学知识、经验教训以及文献记载(统计有20余种),并结合了古代先进之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就。《内经》的问世,形成中华医学独特完整之医学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医者必读之临证宝典。历代医家遵循《内经》之指导,治病救人,成名成家,著书立说,维护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推进中医学术不断提高发展。如汉代名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临床医学之发展影响深远,人们遵为医圣。仲景在该书自序中明言:“撰用《素问》《九卷》(即《灵枢》)”。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深研《内经》40载,所著《景岳全书》至今仍为中医内科临床医师重要参考书。书中有《伤寒典》2卷、《杂证谟》28卷,阐述内科病症之理法方药73种,在每一病症开端均有“经义”节,详列《内经》对该病症之有关原文。余临床治病时常遇久治不愈之顽固病症,多求助于《内经》,每能扩展思路,另觅蹊径而获效,深感学习《内经》,受用无穷。正如金元时代名医张子和所言:《内经》是一部临床之法书。但近30年来有些人认为,《内经》是一部阐述中医学理论之书,完全无视《内经》对临床治病之指导价值。如此误导后学,何谈全面继承,何谈提高发扬,其不良影响与后果实堪深虑。

王庆其教授亦有鉴于此,根据其多年教研《内经》及临床实践中用《内经》的经验撰写成文,并征集当代医家在《内经》指导下之临床验案,阐发对《内经》学术之心得体会,编撰成册,书名“内经临证发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临床事实讲话,通过临床实践宏扬《内经》学术,对此余举双手赞成,并欣为之序。

凌耀星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