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组织变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3 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活下去并非容易的事,要始终健康地活下去更难,因为它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活下去。

华为一直强调企业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并可持续发展。正如《华为基本法》的规定:“公司的战略是不要片面地强调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而是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步提升,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自创立之日起,经过不断努力,华为在2000年实现了销售收入220亿元的成就,同时在国际电信市场也谋得了一席之地。此时,任正非却发表了一篇震惊许多企业的文章——《华为的冬天》,他在其中写道:“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要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处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有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思考过的人太少,这个未来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正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好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始终坚持着围绕“活下去”的目标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提升中高层职业管理者们为客户增创价值的服务使命感及责任心,坚定低成本、高增值为客户服务的正确方向,并且长期保持着艰苦奋斗和自我批判的拼搏精神,持续创业、创新,不断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快速反应市场竞争、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商业的本质是赢利,而赢利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活着。经营企业要赚钱,但是首先要做到的却是避免亏损。公司必须确定一个必须达到的最小利润率。如果企业的每一个最小利润率都实现了,赚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华为高级顾问吴春波教授的话来说:“活下去既是最低战略,也是最高战略,企业只有先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下去,一切目标都才有达成的可能。”

事实上,坚持以“活下去”为标准评价企业成败的并不是只有华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便曾说过,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当时,德鲁克的这种观点被认为是保守的,是与当时多数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相对立的。后者普遍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60多年过去了,德鲁克先生“保守”的观点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企业认同,而那些把赢利的目标凌驾于企业生存至上的观点的企业,却已经消亡了数以百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