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组织变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2 企业家的管理自觉

一家没有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不敢冒险,不愿意做利益分享,不能够开放学习的企业,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也许靠机会,它能够成功,但是在各种条件下,它不一定能走得太远,所以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了一家企业长期增长的潜力和发展的高度。也就是说,企业家除具备企业家精神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自觉。所谓管理自觉是指企业家能不能及时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组织比个人更有力量。企业本质上要靠组织、团队去奋斗,而不是靠企业家个人。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咨询中,发现很多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认知,它们认为是个人的成就造就了企业,没有意识到集体、团队的力量,这样的企业注定是难以走得很远的。

任正非本人具有很好的管理自觉,他很早就认识到了管理的力量。华为早期的干部人员还被要求读过《十天速成管理学》。该书是1993年公司内部的一个中层管理者翻译的一本由日本人所著的书,不到100页,任正非还特意为这本书作了序。要知道在1993年,华为的营收刚刚突破1亿元,员工也只有几百人,还是一家典型的创业公司。

现在如果你去问那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在创业阶段对管理有多大的感觉,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会表示,在创业阶段,更关心的是如何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活下去,几乎都是靠着自己的感觉来管理公司。但是任正非为这本书作序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千百万人的力量才是强大的。管理几十人、几百人已经很难了,你如果要管理几千人、几万人,那就会更加困难,这时候要靠什么?管理。”

第二是组织是有逻辑的。怎样组织好一个团队是有方法、有流程的,而不是简单地把人组织在一起。企业家需要对组织的逻辑有一定的认知。

第三是管理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需要有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这样企业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只要有科学性就可以学习、实践,把它拿到公司来,再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裁减、适配,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华为正是认识到了管理具有科学性与专业性,于是从西方引入先进的管理体系,如产品研发、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具方法。不过,在人力资源领域,华为在西方工具中融合了中国的思想,构建了独具华为特色的管理体系。

总的来看,只有具备良好的管理自觉,企业才会在实现0到1的发展之后,引入管理、发展管理以及完善管理,把企业的发展从企业家推动转变成组织推动、组织能力驱动,从机会驱动转换成体系渠道,带动企业实现从1到n的发展。简而言之,企业家具备良好的管理自觉,及时建立和升级不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