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197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打蛇上棍

对于“大院”两个字,秦川一直都抱有好奇的心理,尤其是看了影视剧中的大院子弟,对这群人就更好奇了。

但也仅是好奇而已,因为他们的环境和身份都很特殊,跟普通人不在一个圈子里,秦川上辈子虽然身价不少,但也不算什么,平时也接触不到这些人。

走进县府大院,秦川一开始还挺好奇的,但多看一会觉得也就那样,只是住在这里的人特殊而已,真就居住环境来说,可能还不如一些农村的房子呢。

说白了,就是几栋筒子楼,还都是五十年代建的,七八个单位的人全挤在这了,每家就那么点地方,还没有秦川家宽敞呢。

“陈叔,这地方有年头了吧?怎么就没翻修一下。”

双方聊了一阵,陈贺松就让秦川改口了,秦川自然打蛇上棍,老是县官县官地叫着,也挺拗口的。

“咱们这儿,还是贫困县呢。”

陈贺松领着秦川到第一栋,上了三楼,“别说县里没钱,就是有钱了,也不能用在这种地方,那不是瞎折腾嘛。”

秦川这才想起,琯溪还真是贫困县来着,上辈子一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陈贺松升书记后,带着全县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彻底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进来吧。”

陈贺松掏钥匙开了门,秦川正要进门,里边突然传出声音,“秦川,你怎么在这儿?”

“陈书娴,你怎么在这?”

秦川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自己这同学真够低调的,前后两辈子的同学,也没听说过她有个当县官的爹。

“你们认识?”陈贺松惊讶道。

“爸,我们一个班的,倒是你俩,怎么一起回来的?”陈书娴还好奇呢,这俩人怎么碰一块儿去了。

陈贺松把事情一说,陈书娴才明白过来,“秦川,你够可以的,这可是放了颗大卫星,难怪请了这么多天假呢。”

“你们别顾着聊天,赶紧洗手吃饭了。”

谷秋月热情地出来招呼,“小川,你陈叔没提前说,家里也没个准备,你就将就着吃点。”

“阿姨,您太客气。”

秦川也没客气,坐下就吃了起来,“阿姨,您这手艺可以啊,不比国营饭店的厨师差呢。”

“喜欢就多吃点,阿姨工作比较清闲,平时就喜欢琢磨吃的,书娴这丫头嘴叼着呢,要是做的不好,她都敢不给我面子。”

“妈,有您这样说自己闺女的吗?”陈书娴白了老娘一眼,有同学在呢,也不知道给自己留点面子。

“你们娘俩等会再说。”

陈贺松笑了下,看向秦川,“小川,你给具体说说,哪些物资是可以预售的,具体要怎么操作。”

“只要能明确定价的,其实都能做,木屑、麦麸、石膏和糖这四样是主要材料,咱们要推广香菇种植,肯定不能要票,那就直接算钱,按照配比出售就行。”

“至于价格,一定要核算清楚,可以留下一部分利润,但也不能太多,一旦价格高了,只会吓退农户。”

“至于预售怎么做,主要还在技术员身上,咱们成立技术队,不止是技术下乡,也要担起销售的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技术员提成,多劳多得,他们肯定愿意干。”

“至于时间节点,最好是在农业学大寨模式之后,等各村确定要种植了,就要开始起棚子,这时就可以技术下乡预售材料。”

对于秦川的说法,陈贺松基本上是赞同的,就是关于提成的事儿比较难办,大伙都在讲无私奉献,突然来一个销售提成,开会的时候肯定又得吵起来。

这明显涉及到内部改革,陈贺松也不敢轻易拍板,只能先拿到会上讨论,投票通过了,才能往下推行。

“你们都聊完了,那该我了。”

谷秋月等二人聊完正事了,这才开口说道:“小川,阿姨这边也有事情请你帮忙呢。”

“阿姨,您有事直说就行,肯定给你办的妥妥的。”

“那我就直说了,就是你陈叔老家那边,有几个亲戚也想学习种香菇,能不能给安排到你们村,在你家学习一段时间。”

“这有啥不行的,您直接把人送来就行,可以安排他们住在以前的知青点,知青这两年才回去,房子都还好好的。”

事情都谈完了,秦川也就告辞了,还要去找票贩子买棉花票和布票,再去供销社买棉被和被套当贺礼呢。

棉被是论斤卖的,闽漳地区冬天湿冷得很,秦川直接要了一床十斤重的,再配上大红的被套,再合适不过了。

等回到家时,家里也闹哄哄的,安宁村那边听到消息,也纷纷跑过来预定菌种,秦大河跟张秀芬夫妻俩都忙昏头了。

“二哥,我饿了。”

幺妹儿秦晓薇眼巴巴地看着二哥,来的人太多了,老娘中午就没做饭,她就吃了几个糖果。

“你傻啊,不会去爷爷那边吃?你四姐儿呢,也没吃?”秦川心疼地揉了揉小丫头的脑瓜子。

“四姐也没吃,去上课了。”

“等着,二哥去做饭,你去把你四姐儿喊回来。”秦川把东西放下,赶紧去灶台忙活起来。

这都下午三点多了,整点东西垫垫肚子就行,秦川麻利地煮了一锅挂面,“爸妈,你们先吃饭,我来收钱就行。”

“你记仔细了,千万别弄差了。”

张秀芬这才松了口气,来人太多了,收的钱更多,一点都不敢大意,生怕眨下眼睛,钱就少了。

这钱收着,也扎手。

从早上开始,陆陆续续就没断过,都来了两三百人了,少的七八块,多的二三十,比昨天都多,而且还有不少人等着呢。

扒了一碗面条,张秀芬就赶紧过来帮忙收钱,一直忙到六点多,人才全部散去,把账一算,手都忍不住哆嗦。

四百多户,收了六千多块。

张秀芬拿着账本,哆嗦着说道:“加上昨天的,都上万了,咱们家这就成万元户了?”

“老妈,万元户的感觉怎么样?”秦川玩笑道。

“有个屁感觉,就是觉得不真实,哪有这样赚钱的,搁一年前,你今天收了钱,明天就得进去。”张秀芬没好气道。

“您这思想,得变变了,这才哪到哪?等县里开始推广了,就是几十个村种香菇,到时你收钱能收到手软。”

“几十个村?”

“嗯呢,县里都成立了香菇推广工作组,陈县官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肯定不是一村两村的事儿,要是工作干到位了,大几十个村一起种香菇都有可能。”

秦川说的并不夸张,琯溪下辖十个镇、五个乡,大大小小的村子两百多个呢,推广工作做好了,发展到大几十个也是有可能的。

“那咱们家得收多少钱啊?”

张秀芬不敢想了,两个村子就收了上万元,几十个村子能收多少?这一下就成资本家了?

想到资本家三个字,心里再没有半点儿赚钱的喜悦,万一政策动摇了,全家都要跟着完蛋,“小川,这真没事吗?”

PS:晚上第二更,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