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需求与愿景(精装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0/53286330/b_53286330.jpg)
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
为了克服3G技术存在的不足,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于2004 年年底启动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并命名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而ITU于2008 年完成了IMT-2000(即3G)系统的演进——IMT-Advanced (即俗称的“4G”)系统的最小性能需求和评估方法等的制定。为了保持3GPP 标准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3GPP 于2008年4月正式开始了LTE 演进标准——LTE-Advanced(简称LTE-A)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于2010年6月通过ITU的评估,LTE-Advanced于2010年10月正式成为4G的主要技术之一。
IMT-Advanced(即4G)定义的蜂窝网络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基于全IP(All IP)分组交换网络。
2)在高速移动性的环境下达到约100 Mbit/s的数据速率;在低速移动性的环境下达到约1 Gbit/s的数据速率,即移动/固定无线网络接入的峰值数据速率。
3)能够动态地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来支持每单元多用户同时使用。
4)使用5~20 MHz可扩展的信道带宽,带宽高达40 MHz。
5)链路频谱效率的峰值为15 bit/(s·Hz)(下行)和6.75 bit/(s·Hz)(上行)。
6)系统频谱效率为下行3 bit/(s·Hz·cell),室内2.25 bit/(s·Hz·cell)。
7)支持跨不同系统网络的平滑切换。
8)提供高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具备支持新一代多媒体的传输能力。
4G以正交频分复用多收发(OFDM-MIMO)天线技术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为基础,采用Turbo码编码技术,支持FDD和TDD两种模式,其网络结构如图1-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C31C0/31751284303442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27-0005.jpg?sign=1739258130-u2b3CT5WBru4qRb7byRYiS8whchwy9jY-0-0e58dfdc340ee3f83be9a2a0a2d49c0c)
图1-4 4G网络结构
4G网络分为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和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两部分。首先,接入网的结构更为扁平化,整个网络只有一种基站——eNodeB。eNodeB的功能由3G阶段的NodeB、RNC、SGSN、GGSN的部分功能演化而来,新增加了系统接入控制、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管理、路由选择等功能,并可以通过X2接口互联。其次,EPC能够前向兼容已有的系统架构,并将之前的相关实体取代成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与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将电路域和分组域的业务统一承载在分组域上,实现了核心网的全IP化,并将控制面和用户面相分离。
整体而言,4G网络为全IP化网络,可有效满足移动通信业务的高带宽发展需求。与3G通信系统相比,4G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更快,且能够更好地对抗无线传输环境中的多径效应,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及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云计算、智慧城市、车联网等新型网络和业务形态不断产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应面向工业制造、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以高带宽为特性的4G网络难以满足超低时延、大规模接入和超高带宽等业务需求。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5G技术被提上了日程。